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學者:獅城人力資源急追 香港當警醒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6-22 14:18:57


  
  新加坡實施的移民政策旨在招攬海外高技術人才,從而維持就業增長。同時,新加坡的高等教育擴展步伐遠比香港積極。有清晰數據顯示,在1980和1990年代新加坡的人力資本指數(以成年人口平均接受教育年數與重返校園的比率相乘)增長比香港快得多,原因就在於推行上述政策。
 
  1980年代,由於香港1997年後的前途並不明朗,因而流失不少人才。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隨之增加,某程度上是為了回應人才外流的情況。可是,要填補人才流失的空缺需要很長時間。直到2000年後,高等教育擴張才開始發揮作用,當時由於內地較低技術人口流入香港,對本港人才造成稀釋效應。
 
  我們還能夠以全要素生產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比較新加坡和香港兩地。全要素生產率評估所有投入資源的生產力,包括生產過程中運用的資本和勞動力。香港的全要素生產率估計高於新加坡,不過差距不斷收窄。1970-80年間比率相差12.7%,到2000-11年已下降到僅4.4%。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顯然是因為香港的就業增長和人力資本增長都比新加坡慢。再加上人口增長、就業增長、平均受教育年數增長的比率都持續下降,由此清晰可見,賴以維持香港生產力增長的人力資本品質有所下降。
 
  相反,由於新加坡推行移民政策恰當,加上持續投資教育,人才的數量大幅增加,質量也不斷改善。
 
  戈壁沙漠無法孕育生命,即使實行自由市場政策一百年,沙漠依然空無一物。要建設現代經濟就必須發展人力資源。香港不能再浪費時間。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