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兩地學者籲國學教材忌太深、太雅、太雜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7-01 00:48:23


武漢大學台灣研究所所長馮天瑜(中評社 王永雪攝)
  中評社武漢7月1日電(記者 王永雪 黃蔚)中華傳統文化教材編纂研討會昨晨在武漢大學珞珈山莊舉行,台灣學者介紹中華傳統文化教材的情況,大陸介紹湖北湖南編寫教材的情況,並商討兩岸合作編寫中華傳統文化教材。台灣學者就如何看中國傳統文化,提出建議,認為文字只是工具,弘揚中華文化不是直接把古人的東西拿過來,要把古人的智慧與現代生活進行結合。

  武漢大學台灣研究所所長馮天瑜開篇表示,中華傳統文化有個鮮明特點,那就是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以文化為基礎,中國從先秦開始就強調以文化角度來增進認同,這是我們的優良傳統。

  “當下的世界有兩個走向的結合,一個是全球化——世界一體化推進世界文化的發展,21世紀這個趨勢更加明顯,但同時我們也深切地感受到,民族國家的概念並沒有丟棄,國家的文化、言傳與發展一定會與其他文化交匯,兩者不能偏廢。反過來,全球化的時代已經普照世界的文化。”馮天瑜說,“我們弘揚中華文化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來弘揚和發展中華的傳統文化,而中華傳統文化的弘揚與發展,又是為世界文化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此外,馮天瑜還提及,從國家層面來看,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也面臨很嚴峻的問題,例如台灣的統獨問題、去中國化問題等,中華文化的堅守、守望非常嚴峻,大陸也有很多的教訓。“我們現在在某種意義上也是痛定思痛,要重拾傳統文化的精華,並重拾世風人心。”

  兩岸統和學會秘書長、佛光大學研發長謝大寧表示,大陸叫語文課,而在台灣叫國文課。台灣的文化課從必修改為選修,在台灣整個高中教育裡發生本質變化,台灣文化基礎課程的消失,是台灣進行的去中國化核心的一環。2011年底的時候,馬英九指示教育部恢復文化基礎課成為必選課。文化基礎課在台灣的學校裡經歷了從必修到選修再到必選的階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