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維也納華人古琴社:悠揚琴聲奏響東方之音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7-05 09:59:55


 
  鴻雁覺得古琴最神奇的地方就是能連續聽一個曲子八小時都不感到厭倦。其獨特的音色能映射出人內心深處的情感。這樣的感受是很難用語言表達出來的,文字在音樂面前變得蒼白,她認為音樂能表達得更深遠的情感。

  記者手記:為了那份純粹的熱愛

  許多人說中國音樂不如西方音樂,對此社長林佳笑道,他不想過多的爭執,簡單列舉幾個事實:出土的編鐘證明,中國的律學,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達到了相當先進的水平,而十二平均律,也是由中國人率先提出來的。中國的古書早有記載“音有七音,五正二變”,以後不要再說中國只有五音音階沒有七音音階了,不但丟祖宗的臉,也丟自己的臉。

  西方樂器之王鋼琴,不過三四百年的歷史,西方樂器之後小提琴,也不過三四百年的歷史,西方樂器王子古典吉他,更是從中國樂器琵琶發展而來的。而古琴的歷史,卻可以追溯到三四千年之前。

  關於學琴,林佳的老師--著名古琴演奏家金老師說過,有兩個不必:不必幼功,不必專業。首先說不必幼功,著名琴家溥雪齋是跟他女婿學的琴,可想而知他學琴的時候有多大了,但這並不妨礙他成名成家。其次說不必專業,許多著名琴家都不是專業的。查阜西是中國航天航空公司的董事,管平湖是畫家,樂瑛是同仁堂的大小姐。這些琴家都不僅僅局限於彈琴,他們各自都有自己的職業、自己的事業,他們將自己的人生經歷融入到音樂之中,才成就了各自的特色。彈琴要的不僅僅是技巧,更是一個人修養的體現,所以成人學琴、業餘學琴,自有別人比不了的優勢。

  古琴,在二三十年前幾乎銷聲匿跡,也就是說,現在的習琴者,全部都是出於自身的愛好,而且其中以業餘習琴的居多。說彈古琴的人沒有私心、沒有功利心,或許並不準確,但這一代彈古琴的人大多是最純粹的愛好者。

  身在歐洲的華人游子並未離棄傳統音樂,因為它滋養了我們的靈魂,它不僅僅是一種藝術形式,其蘊含的精神與情感,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傳統音樂不但令身在海外的華人得到情感上的共鳴,也吸引了眾多外國朋友參與。只有展示出中國獨有的文化魅力,才能真正自信地站在世界的舞台上。

  維也納的六月,雨後的空氣裡有清爽的花香。天微涼,雨以歇,月色下我順著美泉宮的小路散步回家,耳畔回蕩著婉轉的琴聲,落寞如煙,恍若隔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