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揭秘武警押運兵:鐵皮悶罐裡的守護神(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04 17:48:01


出發前,單位領導交代注意事項
 
  當兵8年的吳小亮已多次執行過押運任務。對於單程近3000公里、時長近一周的枯燥乏味的 “旅程”,他有著自己聊解寂寞的方法:“可以寫寫押運日記,過段時間自己翻翻看看也挺有意思。或者看看書,空下來和其他人聊聊天、看看風景,也可以解悶。一路上的風景其實很不錯。”

  記者了解到,該中隊共有戰士近80人,每年要執行多次押運任務,目前近八成的戰士都至少參加過一次押運。採訪中,不少戰士都對記者表示,他們是帶著高度榮譽感、使命感來完成押運任務的:“雖然過程很辛苦,但我們都無怨無悔。有時候看電視,看到我國火箭升空、衛星發射成功,我們心中也會感慨,這其中也有我們做出的貢獻!”

  把物資押運到指定地點並交接完畢,戰士們的任務才算完成。“越接近指定地點,我們的心情就越緊張,因為一旦出現紕漏就意味著之前的努力都前功盡棄。安全順利地把航天特種物資移送給目標單位後,我們才能真正如釋重負。每當這時,我最大的心願就是好好洗個澡,痛痛快快吃上一頓熱飯,美美地睡上一覺!”戰士劉衝說。但是,戰士們往往只能休息幾個小時,就要匆匆踏上回滬的征程。

  這是一個流動的哨位,從沿海繁華都市到西北浩瀚大漠,從白天巡邏到黑夜站崗,押運兵們跋山涉水、歷盡艱辛,把國家航天特殊物資押運到全國各地,用辛勤和汗水,用軍人的堅毅與剛強,譜寫了一曲壯美的贊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