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松山戰場殲敵 紅帽坡、肉搏山有正氣松林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10 03:19:24


兩岸媒體採訪團在松山戰役遺址採訪。(中評社 趙家麟攝)
  中評社龍陵8月10日電(記者 趙家麟、林艷)“追憶中國遠征軍”兩岸記者聯合採訪活動,9日走訪抗日戰爭中,反攻滇西、以慘烈代價將日軍全部殲滅松山戰役遺址,日軍扼守滇面公路咽喉,在松山頂上構築網狀的戰壕、雕堡工事,讓中國遠征軍以6位兵力的慘烈代價,以鲜血和生命換來松山戰役的勝利。

  採訪團團長、大陸國台辦新聞局長馬曉光、中國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台港澳工作部主任楊青任率兩岸採訪團9日下午,在雲南保山市龍陵縣,登上海拔2020的松山,以2個小時環繞了松山戰場遺址,回顧在遠征軍反攻奪回國土的慘烈一頁。

  松山戰役遺址,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保存最為完整的戰場遺址之一,主要位置集中在龍陵縣臘勐鄉一帶,範圍約四平方公里。在大小七個高地上,構築了地堡、戰壕、彈坑,以山坡地勢網狀部署。其中較重要的足跡有:松山主陣地、遠征軍攻堅坑道作業遺跡及大爆炸坑等。

  松山戰役被視為遠征軍1943年反攻收復的第一塊國土,2006年5月,松山戰役舊址被大陸國務院核定、文化部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環繞戰場遺址的木棧道,走在戰後70年來復育的松林之間,憑弔昔日戰火,有許許多多的故事。

  松山抗戰遺址管理所解說員黃定東表示,滇緬公路是抗日戰爭時期的西南資源運送動脈,日軍攻占松山峰頂,可以炮火控制怒江左右近70公里的公路線,重要性可想而知。松山的防禦工事,日軍自1942年以兩年時間,靠著東南亞工民工來構築,最後為保守防禦工事的機密,以打疫苗之類的理由,將民工全部屠殺,戰後多年在臘勐鄉發現的千人坑,還舉辦了大法會超渡亡魂。

  松山戰役前後打了大戰10次、小戰上百次,根據龍陵縣提供的官方資料指出,松山日軍近1300人全部被殲滅,連軍旗也帶不出去,但遠征軍則赴出了6倍的代價,傷亡官兵7600餘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