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武長順有何發明能力?貪腐形式不同而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12 15:48:31


 
  官員習慣性以學者的形象示人,案例並不少。在某種程度上,它確實契合了長期以來社會對於官員完美形象的期待,也間接推動了官員的這種形象包裝。但就絕大部分而言,它不過是官員謀求權力變現的一種“發明創造”而已。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如王立軍、武長順,其發明專利幾乎無一例外地應用到所直接分管的公安與交通領域,足見其中的牟利目的。可以說,所謂的“發明家官員”只不過是一種自欺欺人的形象偽造,在根本上仍是腐敗形式上的一種拙劣創新而已。
 
  官員貪腐形式各有不同,但原因卻都指向未受約束的權力。且這種所謂的創新形式越多,越證明權力受約束的程度之低——只要想得到,即可以任何一種方式獲取權力的變現。事實上,這種美其名曰的“專利發明”,貌似較之一般的受賄更儒雅、隱蔽,但仔細分析,吃相同樣過於難看:身為局長,其專利發明直接大面積應用於自己所直接分管的領域,如此赤裸裸的關聯利益,如果說當地民眾缺乏了解,難道該部門或地方官場內部真的毫不知情嗎?當官員可以毫不避嫌地,以這樣幾近公開化的方式去謀求變現,只能說權力被異化並導致的權力恥感喪失已經到了何種地步。
 
  從原鐵道部副總工程師、運輸局局長張曙光多筆受賄均與參評院士“需要花錢”有關,到王立軍與武長順“專利局長”的落馬,只不過再次證明,當權力不受約束,任何能夠變現的方式都可在“連橫縱合”中實現最大化。當這樣的官員不斷從神壇倒下,只能說那種試圖打造完美型官員的思維與做派正在破產。這樣的虛假形象被不斷破除,既讓社會的警惕意識提高,也進一步打消某些官員的“暗度陳倉”之念。只是,當權力不受約束,變現之道又何止“專利”一種?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