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波蘭發起全民吃蘋果運動 抵抗俄制裁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12 17:05:02


 

  國際制裁經常上演“水果大戰”

  經濟制裁指一國或數國對破壞國際義務、條約和協定的國家在經濟上採取的懲罰性措施。常常被經濟實力強大的國家利用作為打擊、削弱其他國家政治、經濟和軍事實力的手段。相比於造成流血傷亡的軍事手段來說,它是一種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的“外交利器”。比如,聯合國對伊拉克的經濟制裁,最終以7年的“石油換食品計劃”而結束。2006年10月,朝鮮核試驗之後,美國政府聯合其他國家對朝鮮進行經濟制裁,禁止對朝鮮輸出白蘭地酒、雪茄香煙等奢侈品。很少有人會將水果和國際政治聯繫在一起,但“水果大戰”卻常會在國際經濟制裁中上演,比如越南荔枝、菲律賓香蕉等。

  2014年7月,由於南海爭端引發的經濟制裁,越南的荔枝因出口受阻而滯銷,不得不由出口轉銷國內,價格跌了一半。據悉,越南荔枝總產量的40%出口到中國,其餘60%銷往國內或出口到老撾、柬埔寨和日本等國。為擺脫對中國市場依賴,越南工商部副部長兼發言人杜勝海號召全民吃荔枝,稱:“如果9000萬越南人都吃荔枝,農民的荔枝就不會滯銷。”除荔枝外,越南的火龍果也滯銷,價格大跌,果農只能眼看著火龍果漸漸爛掉。據悉,之前果農只需出售3-7公斤火龍果就足以維持一天的生活費用,但如今賣100公斤火龍果也不夠一天的生活費,而且有時根本沒有人購買。

  2012年6月,菲律賓因制裁而造成香蕉滯銷,在碼頭爛掉,損失慘重。香蕉業是菲律賓極其重要的一大產業,光是出口國外的香蕉每年就可以為菲律賓賺取高達7.2億美元的外匯,並直接影響菲律賓國內大約20萬人的就業問題。同時,菲律賓也不停地為本國香蕉另尋出路,比如開拓東南亞、東北亞和美國等地區的市場,但其他市場都很難開拓。

  (來源:華商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