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解密:周恩來講真話惹怒毛澤東想換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23 16:16:34


  1956年4月中央政治局在頤年堂開會,討論制定第二個國民經濟計劃,毛澤東提出要在當年追加基建預算20個億。這個冒進的想法當即遭到以周恩來為首的大多數同志的反對。他們認為追加預算將會造成物資供應緊張、城市人口劇增等困難。但毛澤東堅持己見,在沒有獲得通過的情況下,一怒之下宣布散會。會後,周恩來立即找毛澤東面談,解釋說,我作為總理從良心上不能同意你追加預算的意見。此話更引起了毛澤東的不滿,竟生氣地甩開周恩來,拂袖而去,以至突然決定離開北京去外地考察。

  在以後的一兩年時間裡,毛周的關係處於十分微妙之中,周圍的一些同志也能明顯感覺到,毛澤東對周恩來耿耿於懷,他曾經多次找話題聲色俱厲地批評周恩來。1958年在南寧的一次會議上,毛澤東說:“右派的進攻,把一些同志拋到和右派差不多的邊緣,只差50米遠了!”矛頭直指周恩來。1月13日上午,毛澤東拿著時任上海市委書記柯慶施寫的《乘風破浪,加速建設社會主義的新上海》一文,把周恩來和陳雲找到面前,咄咄逼人地對周恩來說:“恩來,你是總理,這篇文章你寫不寫得出?”周恩來明顯感覺到毛澤東是在為兩年前追加預算的事嫉恨,於是不得不多次在公開場合設立題目作檢討,並處處擺出謙恭和誠懇的姿態,而他的內心卻非常苦悶,並由此平添了許多白發。在那次會議上,毛澤東甚至流露出由柯慶施取代周恩來的打算,用當時與會者李銳的話說,柯慶施成了南寧會議的“頭號標兵”,65歲的毛澤東在講話中屢稱年僅56歲的柯慶施為“柯老”。

  在緊接著5月間召開的中共八大二次會議上,毛澤東在幾次大會講話中,屢屢稱讚“柯老”,而周恩來和陳雲則不得不就1956年的反冒進當眾檢討。在大會結束後舉行的八屆五中全會上,柯慶施與譚震林、李井泉成為政治局委員。周恩來自知有口難辯,為顧全大局,於是在1958年6月9日的一次政治局會議上,委婉地提出不再擔任國務院總理一職。這使大家十分震驚,以鄧小平為首的眾多政治局委員紛紛表示反對,認為目前沒有必要調整總理的職務,只有毛澤東沒有表態。於是,周恩來得以繼續留任。但從那後,再也沒人見過周恩來在公開場合反駁過毛澤東的意見。在一些具體問題上,他總是能夠把毛澤東的意見和實際情況加以綜合,運用十分得當的辦法和措施加以執行和落實,並及時向毛澤東匯報,基本都是讓毛澤東感覺到,他的意見得到了不折不扣的落實。然而,那畢竟是一些具體的策略和辦法,在遇到如“文化大革命”這樣重大的決策時,周恩來已經無法控制,並且根本無法左右毛澤東的意見了。

  試想,如果周恩來能夠繼續堅持正確主張,在重大問題上敢於和毛澤東唱些“反調”,那“文化大革命”的錯誤就可能避免,我國的經濟建設就可能不會走那麼多彎路。但話又說回來,如果周恩來真的那樣去做了,他這個總理可能也做不到那個時候,毛澤東不會給他機會,在當時僵化的黨內機制中,周恩來靠個人是無法左右毛澤東的。因此他後來的“忍辱負重”、“委曲求全”和“審時度勢”,當屬無奈之中的明知之舉。

  所以,當親身經歷過這些事件的鄧小平在總結黨的錯誤教訓時,深刻地指出,我們黨之所以犯這樣的錯誤,其根本原因是黨的機制出了毛病。毛澤東的歷史貢獻和崇高威望,使他漸漸地脫離了監督,而黨內的民主聲音也由於這種機制被壓制和扼殺,因此導致後來出現的“文化大革命”就不是偶然的了。(黨史縱橫)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