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日右傾令韓“抗日片”大熱 喚起民族精神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25 09:39:36


 
  在韓國拍攝的電視劇中,有一些以朝鮮王朝末期日本逐漸吞並朝鮮半島為題材。其中最有名的是全劇124集的《明成皇后》。該電視劇由韓國KBS電視台製作,2002年播出。明成皇后是韓國近代史上最傑出的政治女強人,卻被日本派人暗殺。由於明成皇后死狀甚為凄慘,這成為韓國民眾揮之不去的陰影,至今不少韓國人說起明成皇后之死還義憤填膺。該劇當年播出後引發轟動,平均收視率高達31.6%,最高時超過50%,是韓國歷史上收視率最高的電視劇之一。直到現在,在韓國電視熒屏中,還不時能看到該劇重播。

  近年來,韓國電視熒屏上還播放過一些描寫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電視劇。2012年KBS電視台推出電視劇《新娘面具》,該劇改編自同名漫畫,以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1930年為背景,講述擅長武術的主人公與日本人鬥爭,給半島人民帶來安慰和希望的故事。2014年,KBS電視台又推出《感激時代:鬥神的誕生》,該劇以上世紀30年代的上海為舞台,講述愛國志士為光復朝鮮半島而在異國他鄉與日寇戰鬥的故事。

  據《環球時報》記者觀察,韓國電視劇中很少出現類似國內“抗日神劇”那樣的作品,而“手撕鬼子”、“用手槍擊落敵機”等匪夷所思的場景更是不見蹤影。在韓國電視劇中,出現的日本人形象往往是配角。

  中韓合拍抗日片有親近感

  根據韓國最大連鎖書店“教保文庫”的最新統計數字,現在書店中有關李舜臣的書籍達到150多種。描寫鳴梁海戰的小說《鳴梁》和李舜臣遭暗殺的《戰爭的沼澤》出了新版本。此外,揭露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日本殘暴統治和“韓奸”卑鄙面孔的小說《朝鮮總督府》也在時隔21年後再版發行。

  在韓國開始升溫的抗日作品熱背後,最大的推動力來自普通民眾。韓國《中央日報》日前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針對當前是否有必要改善韓日關係的提問,70%的受訪學者認為“應該”,而持相同看法的韓國民眾只有5%。據記者觀察,韓日關係比較順暢,特別是韓日文藝界交流頻繁時,抗日文藝作品並不顯眼,“向前看”或者“不惹麻煩”是韓國文藝界人士的共識。即使安倍再度上台後日本國內的韓流文化有所降溫,但日本仍然是韓國文化出口的最大海外市場。

  日本右翼勢力近來頻頻動搖和平憲法,否定侵略歷史,甚至還要走軍事大國化道路,這些舉動引發中韓等國的強烈不安。中韓兩國文化界為此也增加合作,共同製作反映日本對外擴張給亞洲人民帶來深刻災難的作品。如中韓計劃合拍抗倭歷史劇《萬歷朝鮮戰爭》和《氣候的反擊》,明年底在兩國同步播放。今年3月,韓國就傳出中國導演張藝謀準備監制安重根的傳記電影。中韓合拍的這部電影初步定名《擊斃擊斃》,重點刻畫日本帝國主義殖民統治的殘暴和安重根為此進行的抗爭和思想演變過程,其中安重根在哈爾濱火車站擊斃伊藤博文的場景將重點再現。韓國媒體分析認為,這是因為韓中兩國都進行過抗日戰爭,感同身受,而且安重根的義舉和就義場所都在中國,給人親近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