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生產率下滑拖累中國經濟增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9-04 10:33:46


浙江寧波,吉利一條生產綫上正在作業的工人。
  中評社香港9月4日電/兩份研究報告認為,中國的生產率正在下滑,奇跡般快速增長的日子已經基本一去不返了,對於北京來說,減緩滑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最佳方式就是進行有效的結構性改革,目前看來這方面的改革基本上仍處在慢車道。

  美國《華爾街日報》9月1日載文《中國的生產率問題拖累經濟增長》,文章說,報告指出,一度被稱為奇跡的中國經濟目前正受到工資快速增長、新勞動力不斷減少的困擾,因此必須通過結構性改革、自動化、提高公司效率以及革新來實現生產率的不斷增長。

  世界大型企業研究會(Conference Board)中國中心高級顧問、日本一橋大學(Hitotsubashi University)經濟學教授伍曉鷹寫到:中國目前正處於這一關鍵轉折點,生產率下滑問題可能已經存在了數年時間。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政府持續推出刺激政策,保持較高的投資水平並支持信貸擴張,經濟增長卻不斷放緩。

伍曉鷹在世界大型企業研究會的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中國經濟的崛起可能並不像其表面看起來的那麼風光,因為衡量經濟技術活力的指標,即全要素生產率,表現嚴重落後於其他亞洲高增長經濟體處在相似發展階段時。

  伍曉鷹表示,1978年至2012年期間,中國全要素生產率的平均年增長率為1%,期間人均年收入由2,000美元增至8,000美元。相比之下,日本1950年至1970年的相似高增長時期,全要素生產率年均增長率為4%,台灣在1966年至1990年為3%,韓國在1966年至1990年為2%。他稱,相關經濟體的購買力因素已考慮在內。

  伍曉鷹寫道,他們的研究顯示,中國在上述時期取得的高速增長主要由投資推動,效率相當低。

  這里面的一個大問題是中國數據的可靠性,這個問題常常會令評估中國經濟健康狀況的努力變得更加困難。摩根大通(J.P. Morgan)經濟學家朱海濱在一份研究報告中總結稱,基於三種生產率指標計算,2013年中國全要素生產率增幅為1.1%,低於2008年的3.2%。他使用另外的計算方法得出的結果為,2007年至2012年中國全要素生產率為負值。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