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黨報邀學者談平等:有人試圖摧毀中國國有經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9-15 13:26:45


  中評社香港9月15日電/今天(9月15日)出版的《人民日報》在其6版要聞版頭條刊發《發展成果 全民共享》的文章,該文系對話價值觀系列訪談之第六期。

  文章開篇的引子寫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前不久審議通過了《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要求大幅降低央企高管薪酬。一時間,社會輿論紛紛,有人拍手稱快,有人叫屈連連……

  贊成的,是為平等點贊。公開數據顯示,2013年,83位上市央企董事長平(微博)均年薪高達84.63萬元,而同期非私營單位職工平均工資僅5.1萬元。巨大的收入差距衍生出了“高管幹一天,櫃員幹仨月”的嘲諷。批評的,是為平均吐槽。他們認為,保持適當的收入差距,有助於形成職業正向激勵,有利於促進社會良序發展,“若一味講平等,豈不是回到了過去的大鍋飯時代?”

  平等,是人類社會長期追求的理想狀態,從衣食住行的經濟平等,到選舉、教育等的政治權利、社會權利平等,人們無時無刻不在追求著平等。然而,目標是遠大的,現實卻是曲折的。我們從毫無平等可言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走來,經歷過“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探索,如今,我們高舉共同富裕的大旗,並把“平等”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鍵詞之一。

  平等是什麼?平等是不是平均、是不是公平?機會平等和實質平等有何異同?我們追求的平等是怎樣一種理想狀態?來自澎湃新聞thepaper.cn

  平等不絕對

  社會的不平等起源於階級的不平等

  記者:我們為什麼要將“平等”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鍵詞之一?這代表了怎樣的價值取向?

  程恩富:從理論上說,人類在原始社會時期還是基本平等的。但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剩餘勞動的產生和氏族內部的分化,慢慢出現了私有制和家庭,進而產生了階級和國家,於是出現了各種不平等現象。由此可見,社會的不平等起源於階級的不平等,是由於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變化所導致的社會現象。

  平等具有客觀性、歷史性和相對性。把平等純粹視為心理現象,否認其客觀屬性和客觀標準,是唯心主義分析方法的思維表現;把平等視為一般的永恒範疇,否認在不同的經濟制度和歷史發展階段有特定內涵,是歷史唯心論分析方法的思維表現;把平等視為無須前提的絕對概念,否認平等與否的辯證關係和轉化條件,是形而上學分析方法的思維表現。

  馬俊峰:平等作為現代價值觀念,其基礎是市場經濟。在市場經濟中,交換雙方要實現交換、達成契約,都必須以平等為基礎。可以說,市場經濟的實踐真正把平等的觀念變成了人們生活的規範和標準,把平等的價值觀灌輸到每個人的頭腦中。

  在人類發展歷史中,平等的內涵和外延始終在不斷變化。什麼是平等?必須結合具體的語境和條件來討論。比如我們反對平均主義,認為平均主義是一種不平等,但在公共服務、社會福利等領域,我們又提倡均等化,要求平均。所以說,從現代意義來說,平等反對的是特權,是在法律規定以外的、超越社會大眾權利的特權。

  朱安東:我們把平等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反映出對不平等現象的反思。把平等作為社會建設的目標,意味著兩層含義:第一,我們意識到社會上還存在著不平等現象,且這種不平等還有擴大趨勢,所以要高舉起平等大旗,所有的政策方針都應努力向著這個目標前進;第二,平等是社會主義本質性的特征,但我們目前還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能不顧歷史條件,把平等的目標套在今天的現實上。實現平等,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分析現狀,然後腳踏實地,一步步去奮力實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