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北風今夜入京救場 霧霾模式有望結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11 09:51:41


 
  釋疑

  1

  和今年2月的霧霾相比,兩次污染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王占山:兩次污染都是短時間內濃度上升迅速,且影響範圍比較廣,持續時間長。但這兩次污染過程一個發生在冬季,一個發生在秋季,從污染源上來看存在一些差別。冬季燃煤是一個重要污染源,而秋季的秸秆焚燒對此次污染也有一定“貢獻”,從環保部的衛星監測來看,河南、山東多地都有火點。

  2

  8日、9日、10日都是六級嚴重污染,為何沒啟動紅色預警?

  王占山:預測未來三天連續六級嚴重污染才會啟動紅色預警,當時預報的時候各方面條件可能比實際情況樂觀一點。而且,8日和10日的AQI指數都是300多一點,剛剛邁入六級門檻,可以說“不是特別肯定”的六級。另外,預報也在根據情況不斷更新,9日重污染預警由黃色預警升級至橙色,而11日晚污染過程就將結束,所以也不會再去升級預警。

  3

  為什麼每次都要等風來才能結束霧霾過程?

  張大偉(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主任):污染物濃度的分子是污染物的排放總量,分母是大氣的環境容量,即擴散空間。有時候是分子發生巨大變化,比如春節期間,燃放煙花爆竹短時間內釋放大量污染物,污染物濃度水平會迅速上升;還比如秸秆燃燒。而分母的變化集中體現在氣象擴散條件,這種擴散空間有時是幾倍甚至幾十倍,造成濃度水平劇烈變化。重污染過程結束,一定是擴散條件發生巨大的改變。但是出現重污染的根源,還是地區的污染物排放強度太大,超過這一地區的環境容量,在一些極端的氣象條件下,容易造成濃度的急劇上升,形成重污染。氣象條件我們控制不了,所以改善空氣質量的長遠之計還是減排。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