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杭州論壇:兩岸民意交流必須相向而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13 07:30:37


論壇現場(中評社 孫儀威攝)
  中評社杭州10月13日電(記者 孫儀威 李仕奇 王永雪)“第八屆兩岸發展論壇——台灣民意與兩岸關係”昨日在杭州落下帷幕。在昨天下午的分組討論上,第一組的十餘位兩岸學者共商民意對兩岸關係發展的影響。

  上海東亞研究所副所長胡凌煒表示,從台灣的歷史來看,大陸是希望獲取台灣民眾的認同,而就台灣的社會變化來看,其作為中國的偏遠地區,本身的歷史和內地的歷史就有著一定的區隔。在歷史的變化中,台灣對於大陸的認同是有變化的。

  胡凌煒指出,反思“太陽花”運動,就會發現其中突顯出了三大民意挑戰:第一,在兩岸關係快速發展過程中,台灣的整個社會環境發生了變化,重新與大陸鏈接了起來。在這樣一個開放的環境中,恐怕台灣的本土化是無法與大陸完全隔絕開來了。第二,要解決台灣的政治定位與兩岸政治定位的問題。如果政治身份不明確的話,即使“政經分離”、“只經不政”也很難走下去。台灣內部也會面臨著經濟發展與轉型的困難。第三,需要將兩岸關係的快速發展與消除台灣社會內部的差異結合起來。如果兩岸關係的發展能夠帶動台灣的社會的發展,那麼兩岸關係的發展就會有越來越多的民意基礎,反之,台灣的民眾或許會將怨氣發洩到大陸身上。

  台灣《旺報》社長黃清龍指出,台灣、香港年輕世代對兩岸關係陷入仿徨,大陸社會必須理解兩地青年內心的焦慮、迷茫,而致力於自身制度的改進與文化的重建,給他們指出方向。

  黃清龍認為,從五、六年前開始,台灣、香港人對大陸的心態逐漸發生變化,其原因在於,台灣和香港以前的經濟優勢喪失了,但台灣和香港又太小,其文化上的優勢完全不足以支撐起面對大陸的自信心。他認為,歸根究底,香港青年聲援“佔中”,以及台灣學生反對服貿協議,是因為他們對未來已經看不到希望,不知道自己何去何從。而港台青年之所以迷失,又主要是因為大陸沒有給他們指出方向,明明知道大陸才是中國的主體,卻憂心被置於大中國框架內,偏偏香港很小,台灣在國際上又沒有活動空間,因此,他們感到焦慮和迷茫。

  對此,黃清龍認為,中國大陸,不論是當局,還是民眾,尤其是輿論,必須理解台灣、香港青年內心的焦慮、迷茫,而致力於自身制度的改進與文化的重建,這才是應對香港年輕人“佔中”與台灣太陽花學運的正本之途。他又指,只要大陸上了軌道,港台青年就自然有了自己的方向,會對大陸產生歸屬感。而如何讓港台青年對大陸產生一體感,則是兩岸三地媒體應當努力的目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