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河南91歲老人因南水北調搬遷:不能渴北京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13 12:23:04


1970年,何兆勝一家人在荊門合影,中排左二為何兆勝。
  中評社北京10月13日電/淅川縣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區,也是工程主要淹沒區和移民安置區,更是河南唯一的移民遷出縣。淅川移民搬遷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歷時半個世紀,先後動遷40萬人,是中國水利移民第一縣。淅川人為了一江清水向北流,捨棄了家園,只為“北京渴!南水北調”。

  開欄語

  千里迢迢,不舍晝夜,南水即將進京。為此,今天起,本報將陸續刊發系列報道—《共飲一江水·矚目南水北調》。系列報道將從不同視角回望作為國家戰略的南水北調工程建設中的點點滴滴,還原無數普通但不平凡的人在這一重大歷史進程中的生活變遷,感受進京南水中汩汩流淌的拼搏、奉獻與犧牲精神。

  飲水思源。為了保障這一世紀工程由夢想走進現實,幾代人前赴後繼,捨棄自我,克服了一個又一個難以想象的困難。當南水即將到達北京的時候,我們有理由紀念那些為之付出努力甚至家園的人們。回望,是為了記起;共飲一江水,我們無比珍惜。今天,我們推出系列報道第一期,體會一位淅川漢子在南水進京中的生命軌跡,他讓我們感受到的,除了珍惜,還是珍惜。

  修水庫移民高原刨生活

  建國後的淅川歷史其實是一部移民史。

  1958年,丹江口大壩開工,淹沒了淅川1座縣城、14個集鎮,最為富饒的丹陽、順陽、板橋三川平原28.5萬畝耕地淹沒殆盡。

  1959年,淅川首批2萬多移民支邊青海;1966年至1968年,淅川7萬多移民遷往湖北;上世紀70年代,隨著丹江水位的不斷升高,淅川再次移民……這次南水北調,淅川需要再次移民16.5萬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