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品讀習主席講話中引用的古文經典名句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14 11:22:34


 
  奢靡之始 危亡之漸
  
  ■尤永斌

  【講話原文】 “奢靡之始,危亡之漸。”不正之風離我們越遠,群眾就會離我們越近。我們黨歷來強調,黨風問題關係黨的生死存亡。

  【引文延伸】 《新唐書》列傳第三十記載,唐太宗第四個兒子被封為魏王,其生活極為奢侈,朝中有人諫言,唐太宗為其辯護說:“舜造漆器,禹雕其俎,諫者十餘不止,小物何必爾邪?”在唐太宗看來,就像當日舜製造漆器,禹雕飾俎器,都不是什麼大事,大臣們實在沒有必要苦苦進諫。而大臣褚遂良卻正告皇帝:“雕琢害力農,纂綉傷女工,奢靡之始,危亡之漸也。漆器不止,必金為之,金又不止,必玉為之,故諫者救其源,不使得開。及夫橫流,則無複事矣。”在褚遂良看來,今天是漆器,明天就是金器,後天就是玉器,等到後來越搞越豪華,已然無法制止,所以這些事看似微不足道,但後果嚴重,即所謂“奢靡之始,危亡之漸”。

  日常生活中,恐怕和唐太宗同一想法的人不在少數,有的人剛開始時堅持原則,嚴守紀律,一旦放鬆自己,思想突破了防線,就會變得一發而不可收,於是頭腦中就有了“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既然濕了鞋,幹脆洗洗腳”的想法。以至於有老百姓批評奢靡之風的現象時說:“一根煙二兩油,一頓飯一頭牛,屁股底下坐棟樓”。奢靡之風損害了黨的形象,疏遠了黨群關係,成為影響黨的前途命運的重大威脅。正所謂,“有國者未嘗不以恭儉也,失國者未嘗不以驕奢也。”

  奢靡之風的根源是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問題。如果秉承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心中想著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拿群眾當父母,拿權力當壓力時,必然會心存謹慎;知權力從何處來,明資金從何處來,自會戰戰兢兢、節儉省用。因此,對奢靡之風的治理,嚴格的管理只能解決“不敢”和“不能”的問題,而“不敢”和“不能”只是治標,問題的徹底解決是達到“不想”的效果,這才是治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