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習奧會觀察:美國樂見中國成主要領導?
http://www.CRNTT.com   2014-11-10 08:17:04


奧巴馬背負“跛腳鴨”稱號出訪亞太 法新圖
  中評社華盛頓11月9日電(記者 余東暉)當“空軍一號”10日早抵達北京時,奧巴馬帶著中期選舉民主黨慘敗後成為“跛腳鴨”的稱號,尚不清楚他會否在失敗後的首次出訪中刻意表現強硬,但清楚的是,他即將面對的是崛起中國的強勢領導人--習近平剛宣布投資400億美元建立絲路基金,連同亞洲基礎設施銀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上合組織開發銀行的建立正加緊推進,財大氣粗的中國讓美國感受到“另起爐灶”的雄心。這一切都是在美國推進“亞太再平衡”與中國倡導“新型大國關係”的概念相互撞擊,美中互相猜忌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發生的。

  說明真實意圖,緩解互不信任,應當是11日晚“習奧私宴”的頭等議題,這需要雙方開誠布公,而不只是重複談話要點。儘管化解互不信任要走漫漫長路,但正如奧巴馬的前國安顧問多尼隆說的,兩位領導人眼下應當確認具體的、有雄心的、互利的項目,來顯示兩國合作的新模式是可行的、建設性的。

  亞太再平衡:此地無銀三百兩?
  
  過去一年半,美國學者說起奧巴馬政府的“亞太再平衡”戰略,總是糾結於是“轉向”(pivot),還是“再平衡”(rebalancing)。美國官方和學界一再勸慰中方:“亞太再平衡”不是針對中國,更不是遏制中國,因為美國對華政策與冷戰時遏制蘇聯的政策截然不同。然而對於許多中國人來說,不管是“遏制”、“圍堵”,還是“牽制”、“防範”,不論玩什麼詞匯,意思都是一樣的:他們越來越相信,美國不希望中國超過美國,不希望中國在亞太發揮更大影響力。
  
  儘管奧巴馬第二任悄然對“亞太再平衡”戰略重點進行調整,強調經濟和外交因素,淡化軍事和安全因素,多尼隆甚至將“與中國發展積極的建設性關係”列為“亞太再平衡”的4大支柱之一,但隨著東海和南海海上爭端升級,美國對解決爭端的立場明顯偏向日本、菲律賓、越南,中國人對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的負面觀感愈益強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