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崛起給日本振興經濟最後一個機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1-13 04:31:26


11月1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應約會見來華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中評社香港11月13日電/美國和中國可以從其經濟轉型中獲益良多,而日本的時間所剩不多了。面對失去的20年、也許還會更長的時間,這可能是日本最後的機會。

  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10月30日載文《中國的崛起給了日本振興經濟的最後一個機會”》,文章說,日本是與殃及各主要發達經濟體的長期停滯作鬥爭的培養皿。儘管“安倍經濟學”得到追捧,但日本經濟依然低迷。安倍再度出任首相以來的六個季度中,年化實際GDP增長率平均僅1.4%,只略高於1992年以後的1%。

  安倍經濟學的本意是要結束日本“失去的幾十年”,它所包含的三支“箭”都旨在使經濟走出持續了15年的通貨緊縮泥潭。

  遺憾的是,不是每支箭都凌空飛起。日本銀行似乎正穩穩地射出第一支箭——採取它所稱的量化和質化寬鬆。相對於GDP而言,日本銀行的貨幣策略可能實際上遠遠勝過了美聯儲所做的努力。

  但另外兩支箭飛得搖搖晃晃。近來,安倍對推進第二階段消費稅上調提出嚴重質疑,而消費稅上調一直被認為是債務重整戰略的關鍵。安倍退縮是因為經濟依然疲弱,致使通貨緊縮複發的風險再現。同時,作為第三支箭的結構改革——尤其是稅收、教育和移民改革——與目標還相去甚遠。

  人們也許會得出結論認為,安倍經濟學根本就是在美歐以失敗告終的政策組合的日本翻版:由央行違反常規大規模注入流動資金,卻不實施根本性財政和結構改革。採取短期貨幣應急措施的政治權宜之計再度占據上風。

  這種投機對日本來說尤其成問題。隨著勞動年齡人口日益老化且數量減少,日本重振經濟增長的空間有限,它必須要麼通過提高生產率來壓榨現有的勞動力,要麼在國內外開辟新的需求源頭。

  在國內,這可能意味著增加勞動者,要麼提高女性就業率——目前為63%,是發達世界中最低的——要麼放寬移民限制。遺憾的是,這兩個方面都進展甚微。此外,即使實施第三支箭結構改革的政治意願突然增強,生產率的回報也很可能要過很長時間才會實現。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