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央日報:噩夢成真 台灣如何應對衝擊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1-12 11:32:00


  中評社台北11月12日電/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與韓國總統朴槿惠日前會談,正式宣布中韓自由貿易協定(FTA)已完成實質性談判,除了使韓國的FTA經濟領土規模躍升全球第二,也對台灣造成了空前的衝擊。 

  歷時三十個月的中韓FTA結束實質談判,預定明年年初正式簽署協定,經國會批准後生效。這是韓國第十三個FTA,大陸則是與韓國簽署的第五十個國家,非但使韓國的FTA覆蓋率增為六十二‧六六%,而且與韓國簽署FTA的國家,其國內生產毛額(GDP)總和占全球比重將高達七十三%,韓國因此升為全球第二;全球十四大經濟體中,未與韓國締結FTA的只剩下日本、俄羅斯及歐西。 

  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社評說,對韓國來說,這無疑是歷來FTA談判的最重大的成就,因為在二十年內雙方九十%以上的商品零關稅;在立即零關稅的商品中,以進口額為準,大陸為四十四%,韓國則是五十二:另外在談判過程中,大陸讓步最大,首次將金融、通信、電子商務列入FTA,而韓國則讓步最小,雙方農產品只以進口額為準四十%的商品零關稅,是韓國簽署的FTA最低水準,大米還被完全排除在協定之外;估計韓國每年可節省關稅約五十四‧四億美元,為史上最大規模。 

  顯而易見,韓國自中韓FTA獲利甚大;相對的,台灣卻因之受到嚴重的衝擊。中經院估計,中韓FTA生效後,台灣GDP將下降O‧五%,總出口減少一‧三四%,約一一四三億元新台幣,總產值減少O‧九八%,約二七一四億元。由於大陸佔台灣出口達四十六%,是最大市場,而台灣與韓國又有七十七%產品重疊,一旦韓國產品在大陸降為零關稅,台灣產品非但競爭力大為減弱,甚至沒有生存空間。 

  這樣的狀況不只令人憂心,更感到痛心,因為韓國原本對中韓FTA並不熱衷,完全是看到兩岸簽訂ECFA,害怕韓國產品在大陸競爭力減弱,才開始急起直追;兩岸ECFA談判比中韓FTA談判早兩年,但韓國卻後發先至。可悲的是,服貿自去年六月二十一日簽署,至今卡在“立法院”寸步難行,何時才能生效?遙遙無期;貨貿第九輪談判雖在今年九月結束,但第十輪談判也仍未敲定,另外,台灣與其他國家洽簽FTA動作,都因服貿停擺而受池魚之殃,本來興緻勃勃的澳洲、智利、馬來西亞等國,現在都改採觀望保留態度。 

  換言之,中韓FTA之所以加速達成,除開中國大陸刻意拉攏韓國,企圖破壞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以及大陸積極想要建立亞太經貿主導權有關;更重要的,是我們自己貽誤良機,台灣本來可以比韓國更早得到更好的優惠,卻因為民進黨的一再杯葛抵制,使得服貿與貸貿協議都無法達成。如今,我們已經看到噩夢成真,如果再不能在中韓FTA生效前及時完成貨貿談判,後果難以想像。 

  令人遺憾的是,國民黨團上月底將“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復議案再次排入院會議程,民進黨團卻祭出四百多項變更議程案,進行表決大戰,以致復議案根本無法動彈,服貿協議當然也無法生效,明年年中以前完成貨貿談判的可能性隨之降低,在這樣的情形下,台灣很可能又掀起一股產業出走潮,即使再度政黨輪替,台灣已經永遠無法在國際市場上與韓國競爭。 

  有鑒於此,我們呼籲民進黨千萬不要再抵制服貿與貸貿。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