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大覺夜談 共議認同(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1-20 00:03:53


張亞中、劉國深(左)在會場主持。
 
  劉國深院長表示,我們不能忽視“台獨”色彩的教科書對台灣年輕一代的誤導。他說,從情感上說,我們的確對台灣社會存在的認同變遷感到焦慮,但從理性上說,這只是兩岸關係中的一個點,而不是面,我們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未來還是要抱持審慎樂觀的態度。“儘管經濟交流不會必然帶來認同,但經濟交流還是必要的,經濟交流的效應擴散到文化、社會和政治層面會有一個滯後時期。”“當然,這種擴散效應的發展方向是可以被引導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需要雙方的共同努力,需要兩岸雙方更加主動、積極的作為。”他認為,我們要按照星雲大師的“四給”處理兩岸事務,兩岸雙方應該給予對方信心、給對方歡喜、給對方希望,給兩岸人民方便。“總之,台灣問題應從中華民族大視野、國際大格局中去思考,知識分子應負起責任,展現出使命感。”

  林岡教授表示,在認同問題上,大陸要有“求其在我”(周總理語)的認識和作為,目前還是要先把自己的事情辦好。郭健青研究員則表示,近年來兩岸關係的發展超出許多人的意料之外,儘管目前兩岸遇到一些困難,但雙方應該持續不懈地進行溝通,把該做的事情做好。座談會上,其他學者亦就台灣社會存在的認同問題等議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大家一致期盼兩岸要以星雲大師所提倡的“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的精神善待對方,累積互信,如此兩岸關係就會平安度過冬天,迎來新的“春天”。

  在大覺寺期間,專家學者們還以兩岸宗教與社會文化橋接為主題進行了實地考察,兩岸專家學者對兩岸宗教交流合作,大覺寺在當地的運行和發展現狀,台灣佛教界對大陸社會的影響等問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