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李克強今年出訪 帶回1400億美元大單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2-28 10:16:55


  中評社北京12月28日電/李克強總理今年出訪了五次,五次出訪涵蓋歐亞非10餘國,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在30多天的出訪時間裡,李克強總理共出席了270餘場活動,見證了250多項合作文件的簽署,至少為我國企業帶來了1400億美元的大單,其中多涉及能源、基建、金融和民生領域項目。

   12月20日晚,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乘專機回到北京,圓滿結束亞歐三國之行。在7天的出訪時間裡,李克強總理與20多個國家領導人會見會晤並出席了多場國際會議,相關外交活動近70場,並與相關國家簽署了多份合作綱要文件,涉及金額數百億美元。

  廣州日報報道,有業內專家認為,李克強此次著力推銷中國裝備企業,旨在化解產能過剩、加強區域合作、尋求多方共同利益。

  另外,北大經濟學院教授曹和平表示,目前中國存在產能過剩問題。但哈薩克斯坦等國基礎設施建設配套不足,資源豐富,具有很大發展潛力。“李克強力推中國裝備企業走出海外,既可以釋放中國產能過剩的壓力,同時還能彌補亞歐部分國家的產能不足,乃雙贏之舉。” 

  熱銷:從水電風電到高鐵飛機 

  在國際社會,李克強總理有“超級推銷員”的稱號,曾經在多個外交場合為中國高鐵、中國裝備、中國製造等站台呐喊。除了多次被提及的高鐵,像4G技術、水電、風電等中國技術在李克強總理出訪中也多次被提及並收獲了諸多訂單。 

  這次的歐亞之行,李克強又將中國的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電廠設施等裝備的製造能力廣而告之。在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論壇上,李克強說:“中國13億人口市場巨大,工業尤其是裝備製造業體系完備,中國的鐵路、電力、港口、化工機械等裝備質量上乘,性價比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