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環球時報:部分人批評南水北調等大工程上癮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2-29 09:34:32


 

  我們有可能面臨了一些風險,但為解決北方的焦渴,認真對付那些風險就是值得的。南水北調得到的社會支持十分龐大,但這種支持沒有全部轉化成輿論。反對聲並不都是風險的反映,它們還與地域利益競爭,以及網上一些人“逢政府必反”的特殊情緒有關。

  如今所有大工程都會在互聯網上被“黑”,中國輿論場的這種階段性焦躁看來仍未過去。高鐵能從輿論的口誅筆伐中蠕活過來,算得上“驚險一幕”。有人認為,只有經歷了潮水般唾沫洗禮的高鐵“才是強大的”。如果使勁往那個方向想,這話也沒錯。

  有點累啊,這麼一來,社會動員的方式似乎要來個大顛倒。任勞的必須任怨,休要期待輿論的鼓勵。輿論就是來挑做事人的刺的,那些人說“西方輿論就是這樣的”。

  然而我們從好萊塢電影裡看到那麼多英雄主義,西方國家領導人動不動就頒發獎章。美國航天飛機炸了2架,但美航天計劃自始至終受到的批評加起來,大概也沒中國高鐵在2011年7月動車事故後一個月內經歷得多。

  或許互聯網帶來了遊戲規則的改變,當大工程的支持者們成了“沉默大多數”時,那些尖銳的反對聲應當被這樣對待:第一它們是聽得見的,第二它們是在很多時候“用不著搭理的”。否則,中國將成為被形形色色聲音和意見主導的國家,而不再是由“幹實事”推動的社會。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