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片:9月25日,印度總理莫迪(左三)在新德裡出息“印度制造”戰略啓動儀式。 |
中評社香港1月3日電/外媒稱,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在思考他的“新年決心”時,有一個目標特別突出:加倍努力把印度打造成一個可以媲美中國的世界製造中心。對印度的未來而言,很少有哪個目標比這個更重要。但是,可能也很少有哪個目標比這個更難實現。
據英國《金融時報》2014年12月31日報道,印度製造業的脆弱從數據上可以看出來。製造業僅占該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5%,尚不及中國的一半。沒有哪個亞洲窮國是憑著如此弱的數據晉級中等收入國家行列的。所以,莫迪在2014年9月大張旗鼓宣布的“印度製造”計劃顯得非常緊迫。
印度在某些高科技製造行業具有優勢。福特、現代(等許多公司都在該國經營著世界最先進的工廠,工廠裡配備了大量機器人。許多跨國汽車製造商把印度視為一個重要的出口基地。但是,印度在服裝和電子產品等低技能、勞動密集型的產業上比較遜色,這引起了擔憂,因為到2030年前,印度每年必須創造出1200萬個新工作崗位,才能滿足即將到來的人口激增大潮所帶來的就業需求。
諾基亞的事例就充分體現了印度的這些困難。直到去年,這家芬蘭科技集團還一直在金奈經營著一家現代化水平非常高的大型工廠,雇用了約8000名工人,向全球各地出口產品。當地圍繞該工廠建立了一條供應鏈,吸引了中國智能手機生產商富士康等公司。但這一切都發生在印度稅務部門盯上這家企業之前。兩項有爭議的課稅要求,導致將該工廠移交給微軟——作為一項全球收購交易的一部分——的計劃落空。如今,該工廠將被賣掉或關閉,將工人和供應商都置於危險之中。
更糟糕的是,今後其他手機生產商不太可能像諾基亞那樣做,以免重蹈覆轍。儘管國內需求急劇上升,但Micromax等本土生產商幾乎完全依靠中國供應商。中國的小米打算在印度發展,計劃在班加羅爾設立一間研發實驗室,但起碼到2016年才會在當地進行生產。在印度尋求在製造業取得成功之時,手機等勞動密集型產品應是一種理想的選擇。然而,行業組織警告稱,明年印度手機出口可能下降至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