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申維辰自述成長史:熟悉農村有助仕途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1-15 16:15:20


 
  “每次到了長治市,最令我激動的就是晚上明晃晃的電燈。從市裡返回村子的頭幾天,我總會對家裡點的煤油燈生氣。” 

  為了給村裡通上電,申維辰的父親動用在縣裡的人際關係,通電需要的物資十分難買,“記得村幹部提出買電線、買電閘、買燈泡等要求時,父親老是說一句話:這東西難買,只要多找幾個熟人幫忙。” 

  “人托人可以摸著天”,這是申維辰從父親那裡學來的“諺語”。 

  1969年村裡通電,“只記得是個傍晚,很多人聚集在大隊辦公室門前,等著看村裡第一盞電燈亮起。在通電的那一瞬間,孩子們高興地叫起來,村裡人激動的面孔到今天我還能想起。” 

  受家庭影響,申維辰還曾學習過木匠活。他的父親曾患膀胱癌,在北京協和醫院做了手術,回村後重操舊業開始做木匠活,申維辰是父親的幫手,幫著拉鋸開料、拿工具等。 

  而申維辰的爺爺也是木匠,他的父親14歲開始先後到太原、北京、哈爾濱等地做木工活、蓋房子,走南闖北見多識廣,還能修鐘錶、縫紉機。“父親對我們的學習要求很嚴,每次回家休息都檢查我和姐姐的作業,我也曾因此挨過不少責罵。父親說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供你們上學。” 

  母親檢查防申維辰收禮 

  “母親雖然不識字,但知道唸書寫字最重要,只要我是去寫字,她就高興。”文革時,在母親鼓勵下,申維辰為村裡的“戰鬥隊”抄寫了很多大字報,“我的毛筆字還可以,大概就是那會兒打下點基礎。 

  根據申維辰的自述,他的母親生於1918年,“幼年經歷坎坷,3歲時死了娘,7歲上又死了爹,從此寄人籬下,吃盡苦頭。” 

  申維辰說,自己的母親跟隨父親走南闖北開闊眼界,個性開朗,做事風風火火,不喜歡拖泥帶水,而且特別愛看戲。“母親是我人生第一個也是終身的導師,她從不溺愛孩子,嚴管嚴教在鄉里出了名。” 

  “我從下挨打受罵是常事,長大後雖然不再挨打,可是做錯事被訓斥也是家常便飯。” 在工作之餘,申維辰陪母親聊天時,90多歲的母親仍舊會從做人到做事不厭其煩地叮囑。 

  “特別是當有人來訪時每次都要親自查看帶了些什麼禮物,一旦發現是貴重物品,馬上對我板起面孔嚴厲要求不能收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