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央有意深度調整國資委 方案已在高層案頭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1-27 10:54:15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周放生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整個國資委300多個處室,相當於要管理至少1000多件工作,加之地方國資委的各種差異性規定,國企可謂“負擔沉重”。

  “都說管得過多過細,但少有實質性內容。”國資委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國表示,國資委長期被一些非主責的細節內容所束縛,真正對國企資源浪費、領導班子腐敗等關鍵問題,卻幾近失聲。

  今年1月13日,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表示,要著力完善國有企業監管制度,搞好對國企的巡視,加大審計監督力度,強化對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的部門和崗位的監管。

  反腐高壓態勢下,主要負責國企監督職能的國資委監事會卻不時處於孱弱之態。

  “企業董事會的重大會議,倒是都請來監事會成員,但他們最好別發言,發錯言會很難堪。”前述北京市國資委人士直言,監事會成了“旁聽會”,這在國企司空見慣。

  通常,專職監事員每年只完成兩項工作,一是“旁聽”董事會會議,二是提交年度監事報告。報告中上報的企業問題、缺陷,基本是在企業管理層已有的年度工作總結中,“抄上幾句而已”。

  彭建國也認為,監事會權力很難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管領導班子,只能管組織任命的幹部,市場化聘任的管不了;管機構,也只能管一級母公司,二、三級公司獨立擁有自己的監事會,但母公司日趨行政化,真正做業務和藏風險的都在下級公司。“隨著國資委簡政放權,企業高管手中權力越來越大,反腐任務加重,必須強化監事會職能”。

  國資委監事會專職監事、巡視員李保民直言,此次混改的頂層設計,將觸及這一深水區,明確“國企高管造成國有資產重大流失的,將追究刑事責任”。

  《財經國家周刊》記者也獲悉,國資委日後將著重從章程管理、戰略管理、預算管理三方面對企業進行監督,增加監事會的監管工具。從現實情況看,現有的監事會顯然難以勝任上述“三層管理”的工作密度和強度。

  1月12日,國資委主任張毅主持國資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八次全體會議,審議《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外派監事會工作的意見》。同時,國資委近期正加大力度修改《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試圖從賦予監事會更多權責,發揮其事前、事中、事後監督作用,以及整合監事會、巡視組、審計、紀檢等外部監督力量的角度出發,在體制、機制和職能上形成監管合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