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十八大前後,習近平思想上發生哪些變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2-09 15:43:24


 
  此外,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曾大力推動“法治浙江”建設、“美麗鄉村”建設,這些成功實踐可以說是當前法治中國建設、美麗中國建設的先聲。

  二是習總書記十八大之前的講話和著述內容豐富,有不少專題逐漸為人所知,有必要進一步挖掘和研究。

  比如,習近平同志曾對“貧困”有精彩論述。在寧德工作期間,提出我們不擔心說錯什麼,只是擔心“意識貧困”,沒有更加大膽的改革開放的新意;也不擔心做錯什麼,只是擔心“思路貧困”,沒有更有力度的改革開放舉措。“擺脫貧困”,其意義首先在於擺脫意識和思路的“貧困”,只有首先“擺脫”了我們頭腦中的“貧困”,才能使我們所主管的區域“擺脫貧困”,才能使我們整個國家和民族“擺脫貧困”,走上繁榮富裕之路。他把脫貧工作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緊密聯繫在一起,深刻指出,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在有些方面落伍了。落伍原因歷史學家們可以慢慢探究;但對於更多的人來說,勵精圖治,發奮圖強,以中國的繁榮昌盛為己任,盡短時間使整個國家“脫貧”,盡短時間使中國立於發達國家之林,才是更為緊迫、更為切實的思想和行動。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唯有全民把經濟建設當作最大的政治!

  他在寧德大力提倡“滴水穿石”精神,給人啟迪。他提出,滴水穿石的自然景觀“喻之於人,是一種前僕後繼,勇於犧牲的人格的完美體現。在整個歷史發展進程,在一個經濟落後地區謀發展,都應該不追慕自身的顯赫,應尋求一點一滴的進取,甘於成為總體成功的鋪墊”。他動情地說:“我推崇滴水穿石的景觀,實在是推崇一種前僕後繼,甘於為總體成功犧牲的完美人格;推崇一種胸有宏圖,扎扎實實,持之以恒,至死不渝的精神。”

  在浙江,習近平同志對“困難”的詮釋也極富新意。他指出,時代進步總是在解決時代難題的基礎上實現的。困難之“困”,圍住的是失去生命的“木”而不是充滿活力的“樹”;困難之“難”,動動“點”子、用用腦子就可能迎來“又”一“佳”境。

  三是習總書記十八大前後的講話和著述有不少一以貫之的思想觀點。

  比如學習,就是習近平同志長期以來一貫重視和倡導的問題。他在正定工作時就強調:我國正處在一個歷史性的轉變過程中,全黨上下都面臨一個重新學習的任務。

  在寧德,他提倡虛心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要有一種雷鋒的“釘子”精神,擠時間學習,爭分奪秒地學習。

  在浙江,他呼籲要強化活到老、學到老的思想,主動來一場“學習的革命”,切實把外在的要求轉化為內在的自覺,成為自己的一種興趣、一種習慣、一種精神需要、一種生活方式。

  到中央工作以後,習近平同志又在中央黨校先後發表《關於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領導幹部要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領導幹部要重視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領導幹部要讀點歷史》、《談談黨校學員的學習》等重要講話,在廣大黨員和幹部中產生了廣泛長遠的影響。

  十八大以來,習總書記多次強調學習問題,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上對全黨的學習作了專門論述,強調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我們的幹部要上進,我們的黨要上進,我們的國家要上進,我們的民族要上進,就必須大興學習之風,堅持學習、學習、再學習,堅持實踐、實踐、再實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