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被高鐵改變:“城市紐帶”重塑發展新格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2-15 10:49:50


 
  高鐵改變城市,尤其體現在新的時空格局對城市內部和城際關係的重新定位上。當前,我國一些大中型城市面臨功能過於集中、交通擁堵嚴重等問題,由於多數高鐵站點選址位於城市外圍,為重塑城市內部空間結構、從單中心的城市格局向多中心格局轉變創造了可能。不僅如此,高鐵還密切了城市之間的經濟聯繫和優勢互補,形成了中心城市與衛星城鎮的合理布局,強化了相鄰大城市的“同城效應”,成為區域經濟聯繫的紐帶和城市群空間建構的重要載體。京津城際鐵路將北京、天津兩個特大型城市的時空距離縮短至30分鐘以內,放大了各種生產要素、資源配置的空間,這種“同城效應”在滬寧、杭甬、廣珠、長吉、昌九、滬杭等高鐵沿線的城市間相繼形成。今年,隨著區際快速鐵路、城際鐵路及既有線提速線路等構成的全國快速鐵路網基本建成,城市間的溝通聯繫與分工合作將會進一步加強。

  記者在對湖南省長沙市的實地採訪中,切身感受到高鐵為城市發展帶來的深刻變化。滬昆與京廣這兩條我國東西與南北方向最長的高鐵在長沙交會,催生出一座現代化的高鐵新城。5年間,高鐵新城所在的雨花區從市郊農村成長為長沙市新的城市副中心和中部地區新的交通樞紐,地區生產總值從2009年的493億元增長至2014年的1400億元,城市發展的潛力和活力源源不斷地釋放出來。

  需要注意的是,高鐵建設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擴大城市之間的差距。有高鐵和沒有高鐵的城市會產生分異,高鐵途經的核心城市也會形成新的“極化”。從國家層面看,要把高鐵建設作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和國土資源開發的重要杠杆,統籌網絡布局,實現協調發展。二、三線城市也要警惕自身的優質資源和高端利潤被中心城市“虹吸”而去,應通過調整功能定位、培育優勢產業,形成差別化的競爭優勢,增強城市的“反磁力效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