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春晚到底是什麼?需有正確評判與全面解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2-18 16:53:30


  中評社北京2月18日電/隨著羊年春晚節目單的公布,一年一度的春晚終於在眾人的期待中初露真容。如同以往那樣,大家對春晚的到來總是充滿期待,其就如同一頓豐富的精神大餐,給人以無窮的快樂與體驗,並由此升華為一種符號和儀式意義。
 
  新華網刊文指出,雖然眾口難調,但必須承認的是,“春晚”已固化為公眾所不可缺少的“新民俗”。對於春晚的意義,曾五次擔任春晚總導演的郎昆認為,春晚不是簡單的聯歡晚會,而是國家在一個重要的時刻向它的國民,以及海外華人華僑和關心中國文化的外國人的一個展示。而另一個總導演哈文則認為,“春晚的意義在於陪伴”。
 
  或許我們對春晚有更多的期待和要求,但春晚與時俱進的進步卻是不爭的事實。時下的春晚較之去於過去,無論在表演的形式,技術的運用上都實現了質的飛躍。但春晚的內涵與意義卻始終沒有改變,娛樂於人的功能定位也沒有發生變化。
 
  回顧歷年春晚,娛樂元素貫穿始終。春晚舞台不但成就了眾多演藝明星,更給人們留下或歡笑或感動的諸多難忘記憶。陳佩斯、宋丹丹、馮鞏、蔡明、潘長江……等等,還有“見證奇跡”的劉謙,被冠以“托兒”的董卿……而從本屆春晚的節目單上,人們也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笑點。
 
  我以為,正確評判春晚當有全面解讀維度。對於春晚的主旨,必須把握兩個原則,一是要符合現實特征體現時代風貌。二是具有娛樂性而給人帶來節日的歡樂。春晚不僅要體現節日的喜慶,表達出舉國歡樂、笑口大開的節日氣氛;也要體現與時俱進,彰顯社會風貌和全民祝願的濃厚氛圍。從公布的節目單來看,本屆春晚做到了這兩者的結合,傳遞出了全民心聲。
 
  中國青年報社調中心曾作出一項調查顯示,58%受訪者坦言自己最愛看央視春晚中的相聲小品等語言類節目。本屆春晚為體現娛樂性,可以說是不遺餘力:於《喜樂街》中,我們感知到了平實之樂;於《最炫小蘋果》中,我們感受到了生活之樂;於《我忍不了》中,我們感觸到了藝術之樂;於《車站奇遇》之中,我們感應到了奇巧之樂;於《紙牌幻想》中,我們感悟到了技術之樂……當然,於《投其所好》、《高手在民間》、《這不是我的》中,我們同樣可以感概於藝術形式的誇張,並留下難以忘懷的印記。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