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立法法首次大修 明確設稅權回歸全國人大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3-08 16:57:09


 
  施正文教授認為,按照《立法法》對授權立法的規定,1985年的授權立法決定帶有相當程度的「空白授權」性質,在很多方面不符合《立法法》的要求。按照法治的基本原理,我國稅收授權立法應當在符合《立法法》要求的前提下,適用1985年的授權決定。 

  為此,財稅法專家曾多次呼籲,全面落實稅收法定原則,設稅權回歸全國人大。 

  2013年2月25日,本報刊發了《國務院設稅權廢止動議》的報道,形成中國超過10萬億財政收入的基本稅收制度,卻僅有3項稅種於法有據,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2013年人代會上,全國人大代表趙冬苓聯名31位人大代表提出徵稅權應收歸全國人大,實行稅收法定的原則。 

  首次明確稅收法定原則 
 
  社會各界對於稅收法定的強烈呼聲,引起了最高層領導的關注。 

  2013年11月12日,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其中明確提出「落實稅收法定原則」。這是「稅收法定原則」第一次寫入黨的重要綱領性文件中。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4年6月30日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其中提出,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2016年基本完成重點工作和任務,2020年基本建立現代財政制度。 

  2014年12月22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對《立法法》修正案草案進行二審,其中的第九項明確提出,根據稅收法定原則,將稅收一項單列出來,規定稅種、納稅人、徵稅對像、計稅依據、稅率和稅收徵收管理等稅收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規定。 

  施正文教授認為,這是首次在立法中明確了稅收法定原則。 

  現行《立法法》第八條第八款規定,下列事項只能制定法律:基本經濟制度以及財政、稅收、海關、金融和外貿的基本制度。 

  「雖然此前學術界普遍認為現行《立法法》第八條如此規定,已經確定稅收法定原則,但是外界對此理解有分歧,此次草案明確了此問題。」施正文說。 

  稅收法定和罪刑法定是現代法治的兩大基本原則,分別擔負著維護人民的財產權利和人身權利的重任。 

  劉劍文介紹,稅收法定原則的內涵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要素法定,即納稅人、課稅對像、稅基、稅率、稅收優惠等基本稅收要素應當由法律規定;二是要素確定,即法律對稅收要素的規定必須是盡量明確的,以避免出現漏洞和歧義;三是徵稅合法,即徵稅機關必須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課稅要素與徵納程序來徵收稅款,不允許擅自變更。 

  受國際油價下跌影響,我國成品油價格在去年11月29日、12月13日及今年1月12日迎來多次下調。 

  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下發通知,三次上調汽油和柴油等成品油的消費稅。 

  這種未經過立法機關討論就上調稅收的做法,備受爭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