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朱保成:實施品牌戰略發展現代農業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3-09 15:39:31


  中評社北京3月9日電(記者 林艷 黃博寧)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9日下午3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共有16名委員發言。其中,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會長朱保成以《實施品牌戰略發展現代農業》為題目發言,並提出五點建議。

  習近平總書記對品牌建設高度重視,先後提出,“品牌是信譽的凝結”,“要大力培育食品品牌,用品牌保證人們對產品品質的信心”,“推動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對大力發展名特優新農產品,培育知名品牌作出重要部署。實施農業品牌戰略,已經成為推動農業轉方式、調結構,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一項緊迫任務。

  近年來,我國農業品牌建設有一定進展,但仍面臨不少問題和制約因素:一是對品牌農業的認識還不到位。管理部門、經營主體、農民還沒有充分認識品牌建設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的戰略地位和作用,促進品牌化發展的新思維、新辦法和新手段不足。二是品牌培育保護制度體系缺失。農產品生產和加工標準化程度低、品質參差不齊,品牌培育和保護投入不夠,品牌發展缺少統一、系統的規劃組織和引導。

  三是品牌影響力亟須擴大。農產品品牌影響力僅停留在局部地域,跨省跨區域的不多,品牌的社會信任度不高,國際知名品牌少,農業品牌狀況與農產品大國的地位不相稱。四是區域公用品牌理念有待普及。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尚未整體規劃,品牌資源未能得到很好整合,公用品牌制度體系尚未建立,代表國家形象的農產品民族品牌尚未形成。

  上述情況反映出我國農產品品牌建設相對滯後,發展的空間和潛力巨大。為此,提出以下建議:一是制定農業品牌發展規劃。根據不同生產區域、經濟條件和發展階段等,對農產品進行分類和分層,將農業品牌發展的目標和措施列入“十三五”規劃。把技術含量高、市場容量大、高附加值、低能耗的產品列入戰略規劃,建立和完善品牌農業的產業鏈、價值鏈、供給鏈,提升品牌農業的影響力,引導其做大做強。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