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將:指揮體制改革是突破口 全靠摸石過河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3-12 08:26:13


王洪光中將
  中評社北京3月12日電/在今年兩會的代表、委員中,解放軍“方陣”無疑是最受關注的群體之一。針對外界關心的中國軍隊現代化建設、聯合作戰體系的打造、軍費、無人機使用等熱點話題,記者近日與全國政協委員、南京軍區原副司令員王洪光中將進行了交流。

  指揮體制改革是突破口

  《環球時報》報道,王洪光認為,解放軍的現代化建設並不僅僅指裝備,我們應根據國際、國內的形勢發展,根據國家戰略、國家安全的實際需求建設軍隊,規模大了不行規模小了也不行,各軍兵種應根據總體和各自任務來控制規模和比例,優化結構。結構決定功能,結構好了功能就可以充分發揮。

  軍隊的組織編制就是軍隊的結構,結構不好戰鬥力就發揮不出來,人再多、裝備再好也沒有用。現在的問題就是指揮層次過多,層級一多反應就慢,要減少層級,“縱”短了“橫”要擴張,原先一個師管3到5個團,若“縱”減少了,“橫”就可以增加,一個集團軍就可以管十幾個作戰單位和保障單位。國防建設發展到當下,我軍有這個物質基礎和技術能力,它符合軍隊建設現代化的方向。
 
  王洪光判斷,這次軍隊的深化改革,主要是指揮體制的改革,以聯合指揮為突破口,打造一個能夠應對現代化條件下戰爭的軍隊。解放軍應成立聯合作戰指揮機構,至少在戰略方向和戰役這兩層面要成立。從某種程度上講,聯合作戰指揮體系越是延伸到基層,說明軍隊的信息化聯合程度越高。美軍現在的聯合作戰指揮體系基本上深入到基層,可以說一直到單兵、單裝。現代戰爭不主要是裝備的對抗,而是包括裝備體系的整個作戰體系的對抗,裝備好但指揮體系不行,就很難發揮裝備應有的效能。比如海軍要形成戰鬥力,不能僅靠先進軍艦,作戰編隊要有對空、反艦、反潛、衛星偵察、後勤供應等各方面能力的協同和支撐,這主要靠指揮體系連接。此外,聯合指揮體系不能有明顯短板,短板明顯就會嚴重降低整體功效。 

  王洪光表示,我軍聯合指揮體系的建立全靠自己“摸著石頭過河”。在參加解放軍代表團訪問美軍和其他西方國家軍隊的時候,很多核心的東西人家根本不告訴你,也不給你看。比如參觀美軍的核潛艇,只展示操艦部分,指揮、武器和核部分是不讓看的。在和平時期,我軍聯合指揮體系的建立要靠“平戰結合”,平時戰備值班要用,戰備演練更要用;處置突發情況要用,組織三軍聯合演練更是最好的檢驗機會。通過大規模聯合演習磨合,發現問題馬上進行修改和升級,不斷完善、提高。 

  王洪光認為,軍隊現代化建設除了體制編制改革,還要注重訓練,現在是和平時期,軍隊沒有實戰,只能靠訓練和演習來積累經驗。訓練和演習就是將人和裝備進行結合,結合水平高就能把人員和裝備的戰鬥力發揮到極致。 

  王洪光認為,軍隊現代化建設還要謀求打造一個反應很快、力量集中、指哪兒打哪兒、快速完成任務的部隊。現在“時間觀念”在現代戰爭中大大超出“規模觀念”“空間觀念”“能量觀念”,現在就是拼時間,時間可以大大彌補空間、規模、能量的不足。一支戰術級部隊可以瞬間精確釋放能量,完成戰役級甚至戰略級任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