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李文藝:台灣“小確幸”思維不是憑空而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4-16 00:28:13


  中評社三亞4月16日電(記者 楊犇堯)浙江大學台灣研究所李文以在由全國台灣研究會舉辦的“第七屆青年學者論壇”上台灣流行的“小確幸”心態不是憑空產生的,背後有著複雜的歷史與現實因素。它是長期以來島內政治經濟、兩岸關係以及國際等諸多因素交匯的結果,是諸多矛盾沉澱下來又沒有得到有效化解而沉渣泛起的表現。

  “小確幸”思維主張將自己局限在相對狹小的生活關懷中,逃避宏大敘述,放大表現為“事不關己”的表面消極態度,而實際上卻蘊藏著巨大的內應力,矛盾在條件成熟時可能集中爆發,引發的島內政治生態變數,對兩岸關係也會產生大的影響。

  首先,容易導致兩岸之間相互認知的錯位。兩岸民眾之間就海峽政治前景的期望呈現錯位的格局。比較而言,台灣年輕人更少關注國際局勢和兩岸關的大勢。在事不關己,逃避現實政治的情感驅使下,他們對兩岸政治關係的認識越來越不感興趣,認知越來越模糊,當問及所向往的兩岸關係定位時,最好就是用“維持現狀”來含混回答。而大陸普通民眾對台灣問題的看法,綜合起來看,有兩個重要的表征:一是民族情緒的歷史遺留投射在台灣問題上,鄧小平在論收回香港問題時表示,如果不能回歸,中國就是清政府、李鴻章,反映了政府在面臨民族情緒時的不可選擇性,大陸政府和人民都不可能允許“台獨”。

  二是就現實之中台灣某些態度的不理解。不少民眾認為大陸對台灣太好,但是對方不領情,台灣人孤傲。對台灣同胞“小確幸”的態度無法理解。在開放的網絡論壇上,數量眾多的人表示,服貿協定,愛簽不簽,不簽拉倒,反正又對大陸沒好處。大陸民眾也似乎不滿台灣高高在上的姿態,而“逢中必反”,信口開河污蔑大陸,最討厭,最令人反感的。總之是認為大陸做了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大陸沒必要過分遷就台灣。

  其次,異質化的“小確幸”導致兩岸民眾交往過程中偏見作祟,加大疏離感。“小確幸”尋求生活中的點滴快樂,本來無可厚非,然一旦演化為自我滿足、鄙視優秀的狹隘風格就不值肯定了。有學者赴台實際走訪發現,在一般台灣民眾中,由於並不了解真實的大陸人和事,平時總愛講大陸的笑話,口耳相傳,描繪出的大陸社會“變成人間地獄”。他們好奇地發出疑問:大陸如此擁擠混亂,民眾是不是能去餐廳悠閑的進餐?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