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全球競逐 中國智庫全球影響力開始上升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5-09 07:55:42


  中評社北京5月9日電/最近幾年,金磚五國的智庫發展非常快。金磚國家智庫與政府的聯 Global Think Tanks 12系相對來講比較緊密,最近也呈現出多元化的局面。根據《2013 全球智庫報告》,金磚國家的智庫地位在世界地位特別是地區地位中正在不斷上升。在中南美洲的智庫排行榜中,前15 名中有5 個來自於巴西,其中第1 名就是巴西的公共研究所;撒哈拉以南非洲智庫排行榜中,前10名中有5名來自於南非;俄羅斯的智庫則占據中東歐智庫排行榜中前10 名中的4 個席位;同樣,亞洲的印度和中國則占據了亞洲智庫前10名的5個席位。在全球10個新興知名智庫中,發展中國家占據7 席,都分布在非洲和拉美新興國家以及發展中國家。

  在後發國家,智庫往往是政府直接或間接支持學者或其他組織、機構建立的,一般都有著比較強的政治導向色彩。比如在拉美,20 世紀60 年代一些國家開始出現智庫,主要是由獨裁政府驅逐的一些著名大學的著名學者創建的,其目的是為了建立知識分子的保護傘。例如,拉美最著名的“巴西計劃分析研究中心”(CEBRAP)就是於20 世紀70 年代初由卡多佐(Cardoso)建立的。再如,智利的拉美研究公司(CIEPLAN)集中了很多著名知識分子領袖,他們後來在80 年代末為智利建立聯合政府和還政於民發揮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從目前來看,缺乏資金來源,缺乏專業研究人才和缺乏合法、獨立的地位是阻礙發展中國家智庫發展的三個關鍵問題。發達國家的智庫研究定位明確,擁有專長的研究領域、研究目標、穩定的資金來源和服務對象,具有較強的連續性、前沿性和計劃性的特點。與之相比,目前發展中國家的智庫在發展中以臨時、短期性研究合同為主,還沒有形成比較穩定的運行模式,資金來源和研究成果質量不穩定。怎樣建立一種穩定的運行模式,怎樣增強和擴大影響力,這是發展中國家的智庫面臨的共同課題與挑戰。

  中國智庫全球影響力開始上升

  過去,中國社會甚至行業內,對智庫的認識和理解與發達國家甚至很多新興國家相比非常滯後,更不用提國際合作和國際影響力。而近幾年來,這一現象有了突出變化。2009 年7 月2 日到4 日,首屆“全球智庫峰會”在北京舉辦。來自世界各地數百位各國政要、學人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代表近百家國際、國內主要智庫和國際組織參加了會議,其規格之高、規模之大,在世界智庫界罕見,CCG(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也應邀參加了這次峰會。這一年,可以說是中國智庫走向世界的“元年”,中國智庫開始從被動參與國際事務轉向主動出擊舉辦智庫峰會,組織和召集國際智庫進行交流,意義重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