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北京青年報:中國高考要改革也要自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6-07 09:04:52


  中評社香港6月7日電/面對高考制度帶來的諸多弊端,首先要探索建立更科學、多元的大學錄取模式,而根本的解決之道則是,建立現代教育考試招生制度,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構建銜接溝通各級各類教育的終身學習“立交橋”。

  2015年全國統一高考於6月7日、8日舉行,部分省由於考試科目設置不同,9日仍安排有考試科目。今年全國高考報名考生共942萬人。

  北京青年報今天發表評論員文章說,高考自恢復以來,已走過30多個年頭。近年來,伴隨我國高等教育從精英化教育轉向大眾化教育,高考原本“一考定終身”的狀況,正逐漸發生著深刻變化。2015年的高考特別值得關注,這是因為今年是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發布後的首次高考。自《實施意見》公布以來,一系列改革措施陸續出台,改革給高考帶來新變化,也讓公眾對高考多了些新的期待。

  自去年9月《實施意見》發布以來,教育部及各地圍繞高考出台了多項改革措施。在今年高考舉行之前,教育部對全國性加分項目已全部調整到位,新高考改革方案規定,從今年起取消體育、藝術等特長生加分項目,奧賽獎牌、體育特長不再是加分神器。今年開始實行的新高考改革方案規定,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國統一高考後進行,這讓不少考生和家長的負擔有所減輕。根據新方案,2015年通過各種分類考試錄取的學生預計將占到高職院校招生總數的一半,分類招生如果能順利實施,每年約有逾400萬考生不再走高考“獨木橋”,而是直接通過職業教育體系走向成才之路。我們看到,今年起實施的多項高考改革舉措,旨在推動教育公平,促使高考制度走向公平與科學,同時,這些改革也嘗試以多種方式減輕個人教育和國家考試制度面臨的壓力。

  年年高考,今又高考。伴隨高考從“倒計時”進入“激發”狀態,全城讓路、全員護考、全家上陣等大戲,今年又如約在各地上演。焦慮已經不再專屬於參加高考的學子,“30個人考試,保障的接近一百人”,在全民高考的背景下,高考焦慮已經成為一種社會綜合征。高考焦慮是種“病”,而致“病”根源就是長期存在的“一考定終身”的單一選拔模式。“一考定終身”的高考,作為基礎教育的“指揮棒”,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基礎教育的生態,讓本該豐富多彩的基礎教育淪為應試教育,這種教育體制固化思想、扼殺創新,已無法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我國高考制度自身存在的問題,給社會民生帶來了“痛苦”,也讓其屢遭詬病。但是,社會上下在積極改革的同時,也不能對中國式高考及相應的基礎教育,不加區分地全盤否定。事實上,近年來,隨著綜合國力的上升、教育改革的實施,以及教育對外開放程度加大,我國基礎教育質量和高考成績,正在海外獲得越來越廣泛的認可。目前,已有澳大利亞、美國、韓國、德國、意大利等近20個國家和地區相當數量的高校,認可我國高考成績。儘管海外高校認可中國高考,有進口中國留學生、搶占留學教育服務市場的現實需求,但這些機構是“真心”承認中國基礎教育的質量和中國高考的權威性,也是不爭事實。

  面對高考制度帶來的諸多弊端,首先要探索建立更科學、多元的大學錄取模式,而根本的解決之道則是,建立現代教育考試招生制度,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構建銜接溝通各級各類教育的終身學習“立交橋”。然而,在對高考制度不斷改革的過程中,必須具有一定的自信和定力,這樣才能在彌補短板的同時,明白自己的長處所在並使之繼續發展,最終可以避免陷入進退失據的怪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