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朱劍利:日本該如何擺脫“戰敗者形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6-16 09:52:29


  中評社北京6月16日電/戰爭、和平、發展貫穿人類文明史。一個根本性的問題是:在國家之間、民族之間,如何行之有效地、不靠使用武力來解決爭端?20世紀上半葉兩次世界大戰是在工業化基礎上人類之間的殺戮。大量無辜平民傷亡,並出現種族滅絕大屠殺。這讓人類不得不反思如何才能解決上述問題。

  德國是兩次世界大戰的發動者和失敗者。二戰後,飽嘗戰爭苦果的德國政府和人民走上了鳳凰涅槃的新生道路。正如中央電視台近期播出的紀錄片《光明與陰霾——德日二戰反思錄》中展現的那樣,德國政府進行了戰爭賠償,制定了相關法律,將反納粹主義上升為國家意志,無限期追究戰爭罪責,並以和平談判甚至自損的方式,換取諒解和信任,以實現國家間的和解進而推動歐洲一體化進程。

  在思想意識方面,德國人民在承認事實的基礎上,致力於整個民族靈魂的“消毒”,即以學校歷史教育、媒體輿論、官方示範、全社會大討論等方式,共同對這段歷史進行全民懺悔,樹立對基本人權的尊重,反對戰爭,逐漸發展出一種追求和平的歷史記憶共同體。可以說,1970年勃蘭特在華沙猶太人紀念碑前的下跪,既是德國人對戰爭罪責的承擔,又是其對戰後和平發展模式的肯定和繼承。
 
  和德國一樣,日本也是二戰的元凶之一。但不一樣的是,日本在國家政策方面和思想意識方面對待這場戰爭的反省卻遠遠不夠。由於極其複雜的歷史原因,戰勝國戰後對日本戰爭罪行的清算是不嚴謹、不徹底的。它導致的一個直接結果是:日本與侵略戰爭密切相關的政治、經濟組織未能得到重大改組;軍國主義分子在整體上得以基本保全,他們仍然作為精英成分進入政界、經濟界,從而“保存”了在這些領域較為強大的右翼傾向。這為日後修改和平憲法提供了政治、經濟、組織基礎。

  日本右翼勢力利用手中掌握的對於國民教育、輿論導向等方面的權力,千方百計掩蓋、歪曲歷史真相,這在片中多有揭露。他們對大屠殺、慰安婦等問題,要麼根本否認,要麼輕描淡寫。日本一些很有影響的人不去反思戰爭罪行,反而竭力否認甚至美化侵略歷史,推卸戰爭責任。日本政府不顧鄰國的嚴重關切和本國人民的反對,通過修改憲法解釋等手段,製造事實上的地區軍備競賽,引發地區強烈不安。不過,我們也要注意到,今天的日本在政治上並未完全獨立,一定程度上受制於美國。日本與鄰國的衝突,也有美國在幕後推動的因素。

  縱觀歷史,德國人正確地理解到,“擺脫戰敗者形象”是個系統工程,包括建立完善反戰政治和法律體系、承擔並追究戰爭罪責、全民反思、進行戰爭賠償、達成國家和民族間的諒解等。但是日本右翼勢力的一系列言行,讓我們有理由警惕日本軍國主義複活。不知敬畏生命,不尊重國際法則,任性蠻幹,妄圖以武力攫取不正當利益,難免再次成為戰爭策源地,最終害人害己。在今天這個核時代,我們不希望愛因斯坦的預言成為現實:“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用什麼武器,但我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戰的武器只是棍棒和石頭。”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 朱劍利 中國社科院世界歷史研究所學者)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