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與傳媒談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6-26 14:54:51


   
  記者:是明年年頭還是半年內?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我相信明年上半年我們應該可以推出這個試點計劃。這個計劃是重要的,因為正正是很多人關心私院的質素。說一句公道的說話,近數年在私院方面,我們是盡量幫助一些質素好的院舍進一步提升他們的水平,所以現在社署買位時都是買一些甲一級的位,甲一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有註冊護士以及空間要大一點,這些設備正正就是達到一定的水平,我們服務券的目的就是讓長者多一些選擇。還有一點,就是有許多領綜援的長者,若只靠綜援金,院舍提供的服務是有限的。現在給予每位長者的服務券面值達11,685元,比綜援的六、七千元高很多,明顯能改善長者居住的院舍環境,同時質素亦能提升,因為如果院舍想吸引這些長者入住,他們便一定要提升質素和環境方面等等。整件事是好的,是向好的方面走。

  記者:另外我想問問《施政匯報》當中提及今年《施政報告》中提出針對建造業放寬輸入勞工計劃,其實是沒有經過勞顧會同意,在勞方方面其實是沒有共識的,為甚麼會有這個情況出現?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我想這個大家要明白,事實上發展局提出這個建議的時候,在一月的時候,我們已到勞顧會作諮詢,然後在四月時,發展局亦到勞顧會作進一步解釋,因為有部分勞顧會勞方成員對監管方面有憂慮,發展局亦解釋清楚,其實這個計劃有嚴謹的監管,即使目前發展局說在五月底推出計劃,仍然只是說接受申請,每一宗申請一定要嚴謹處理,最後每一宗申請也要返回勞顧會,得到勞顧會的意見,才由處長作出決定。所以機制其實仍然受到充分的保障,這是第一點。

  第二,發展局亦有很多確保有關申請的承辦商遵守嚴謹的規定,例如有關外勞不能在非政府地盤、非公營地盤工作,但外勞未來港之前也要做本地公開招聘,確保該地盤、工程真的請不到人,才能夠容許它作靈活的調配。其實目的不是增加外勞的數目,剛剛相反,目的是要控制外勞的數目,但是充分利用已來港的技術外勞,若工程未做完,或是有空間的時候,可充分利用其勞動力,其實這是多贏的,絕對沒有搶本地工人飯碗,其實是充分利用其勞動力,和確保在數字方面不要擴大輸入外勞。這對我們保障本地工人完全是一個合理的安排,所以在溝通方面可能是要做得好一點。在這方面,發展局和我們一定會釋除勞顧會部分勞方委員的疑慮,讓他們安心。整件事我們是為著香港的發展,亦在保障本地工人利益的大前提下,我們才能做這些具彈性、靈活的安排。

  記者:未有勞顧會共識便由處方決定是否有點不尊重他們,或是沒有跟程序做?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勞顧會的共識視乎你怎樣看。我們說的是一個計劃本身,事實上勞顧會每一次都有一個很充分的溝通、充分的諮詢。政府在推出這個計劃前,最後一定要審批,按我剛才所說,每一個申請最後也要返回勞顧會,不是說勞顧會在計劃推出以後便沒有參與,這有誤解。其實只是開展了這個計劃,所有的申請一定要經有關的公營部門作審批。要這個部門同意才可以進一步去勞顧會。若部門不同意作一個初步的篩選、初步的甄別,認為沒有一個理據的話,便不能夠再進一步去處理。所以其實中間把關是十分嚴格的。還有我們到年底所有地盤也會採用電子出勤記錄,所有外勞也好、本地工人也好,任何地盤在電子記錄里一查便可知悉是否非法調配,這完全是透明度很高,亦方便勞工處及有關部門監管。

  記者:昨天有調查指出劏房戶的租金佔收入四成,高於國際標準,國際標準是三成,想問你們怎樣看這數字?機構指政府以往的調查未能反映這情況,這會否影響你們制訂政策?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劏房不是勞福局的範疇,但我們也關注,所以在扶貧項目方面,事實上如果是非綜援戶,沒有領福利那些,即所謂“三無人士”,透過關愛基金,我們已為他們提供一些一次過的資助,我們說的是由一人家庭至四人家庭,一次過向他們提供由4,000元至13,000元,年底會考慮再發一次。但這始終是房屋的問題,其實要增加土地,起多些公屋;當然基層市民住這些屋的時候,屋租貴,開支就會受影響,所以我們會在明年中推出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如果沒有領取綜援的家庭,又是自力更生的、打工的,但無奈家庭人數多,“搵錢”的人少的家庭,例如一個四人家庭,有全職工作,每月入息不多於17,400元,有兩名小朋友,爸爸工作而媽媽是全職主婦,每月可以領取2,200至2,600元,對這些基層市民來說是有一定幫助的,我們說的是有70多萬人會受惠。劏房是大家關注的問題,我相信政府亦會從增加供應方面去處理。

  (來源:政府新聞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