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高校科研經費作假 一千萬被貪走九百萬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09 15:20:49


 
  例如,陳英旭案中,相關課題分包給關聯公司,就是陳英旭以浙大的名義簽署相關合同。陳雲峰案中,相關課題示範工程均沒有經過公開招投標,而是由負責人陳雲峰來選定施工企業。宋茂強案中,勞務費只需要宋茂強的妻子制單,再經過作為子課題負責人的宋茂強簽字,就可以從學校的財務部門領錢,甚至不需要經過課題負責人審核。

  孔強表示,科研項目應該允許失敗,只要其研究路徑合理,資金使用合規,應該予以認可。在這次專項審計中,他和同事甚至發現,有項目承擔單位在無法完成任務情況下將境外生產的設備作為科研成果,並通過了初步驗收,而負責驗收的專家中甚至還有院士。

  對科研經費一些規定管得過死、科研經費撥付太晚的聲音,審計人員也注意到了。實際上,陳英旭及宋茂強的項目相關經費到位時間都很晚,按照預算時間錢很可能花不完。

  “這確實是現實問題”,孔強告訴記者,他們審計時也遇到過真的花不完錢、先將錢調到其他賬戶的情況,但這些錢都還在單位賬戶,不存在被挪用或進了個人賬戶的問題。

  另外,雖然現在的重大專項預算都是厚厚的一本,並且有著詳細的規定,但孔強表示,現在的科研項目預算“還是很粗”。就他審計的項目看,項目總預算高達1.9億元,但實際到位的主要是中央財政撥款的4856萬元。依靠這些撥款,北京郵電大學就把課題完成,並且還套出了幾百萬元的勞務費,“這說明預算的審核顯然還需要加強”。

  “其實我們常常也覺得很惋惜,科研經費審計出問題的大多是高級知識分子、行業專家,出了問題其本人追悔莫及,也是國家和社會的損失。”在李楠看來,科研項目和資金的管理機制還需要進一步改革完善,“要開前門堵後門,通過好的制度引導和鼓勵科技創新,有效激發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完善相關的監督制度,專項審計只是其中的一個部分。”

  (文中提到的審計人員均為化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