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須警惕“後股災綜合症”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15 08:54:14


  中評社香港7月15日電/關於中國股市演變成的鬧劇,相關的文章已經很多,不過一個富有諷刺意味的要點也許值得重複:政府的救市企圖正是加速其失敗的原因。

  英國《金融時報》7月14日載文《警惕“後股災綜合症”》,文章說,正如英國《金融時報》旗下的宏觀研究服務機構Medley Global Advisors所指出的,盡管在7月4日那個周末推出一攬子幹預舉措之前,中國的股價已經在下跌,但當時并無證據顯示存在流動性問題。買單和賣單都能正常執行,追加保證金通知也在奏效。

  只是在中國政府推出多項舉措之後,中國股市才開始凍結。這些舉措包括要求(或鼓勵)大批個股停牌,禁止做空(或者說實際上是禁止國有企業或大股東的任何減持行為),放寬保證金要求,注入央行資金并開始施壓券商。雖然這種操縱行為在極短時期可能奏效,但是很難相信中國起泡沫的股價不會在被再次允許下跌之後繼續下跌。

  下一個要問的問題是,這一點很重要麼?有充足的理由認為這一點無關緊要。股市在中國內地的金融體系中仍只扮演相當小的角色。中國股市的市值大約只占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三分之一,相比之下多數發達國家的這一比例超過100%。而根據匯豐(HSBC)的數據,中國家庭金融資產中投資於股票的比例還不到15%。這意味著中國的消費水平在更大程度上依賴收入增長,而不是家庭財富的變動。同時,盡管出現了大量首次公開發行(IPO),但多數企業仍通過銀行貸款獲取融資。

  還有一點是,盡管上證綜指(Shanghai Composite)在上個月跌去了大約四分之一,但該指數比一年前仍高了85%,中小企業較多的深圳股市漲幅更大。

  盡管如此,中國政府的擔心也不無道理。他們首先擔心股市下挫對情緒的影響,因為中國正處於經濟已然放緩、通縮很可能變成現實問題的時間點上。此外,雖然自年初以來股市仍有巨大漲幅,但這輪牛市快終結時股票的買入量急劇增長,因此許多散戶已被套牢,如果他們借錢買了股票,他們可能已陷入經濟困難。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