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傘落社區 改變社區比改變香港更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31 14:09:17


 
  年輕高教育程度者充滿無力感

  表二更分析年齡和教育程度與對社區及香港影響力的關係,發現愈年輕及愈高教育程度的受訪者,愈感覺到自己有能力影響香港。但十分諷刺地,愈年輕及愈高教育程度的人,又愈感覺到自己不能影響社區,充滿無力感。相反,年長及較低教育程度的人士,自覺對社區的影響力較高,相信是反映他們對社區的既有秩序的認同,這一點將會為“傘落社區”運動所希望推動的改革帶來阻力。

  年輕人和高學歷人士對社區的疏離感和無力感,很大程度上是源於現行的區議會制度的局限。雖然經歷了多次的檢討及改革,區議會仍然只是一個沒有實權的諮詢組織。更正確來說,香港只有地方行政,而沒有地方議會及社區層面的政治參與。在現行制度並不給予足夠的參與機會下,即便年輕人滿腔熱血、知識分子充滿理想,也難以在社區發揮。

  一般而言,先改革制度,增加社區的參政空間,是加強歸屬感及降低無力感的最有效方法。可惜,在目前的政治現實下,這不是一個可行的選擇。“傘落社區”運動如欲繼承雨傘運動的精神,使民主的理念和精神可以在社區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所需要面對的難題正是如何在沒有制度改革下,增加市民對社區的關心和參與,特別是透過雨傘運動達至政治醒覺的年輕人、專業人士及知識分子,驅除他們現有的冷漠和無力感。

  最後必須一提的是,因為本文的調查是在5月及6月間進行,結果及分析早已反映了雨傘運動的效應。因此,“傘落社區”的支持者,再不能一廂情願地相信單靠雨傘運動的神奇力量,便足以在即將來臨的區議會選舉中擊敗建制派,創造奇蹟。要贏,在未來的幾個月,仍然有一段頗長及崎嶇的路要走!

  註一: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委託中大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分別於5月4日至13日、5月23日至31日及6月1日至4日進行意見調查,透過電話訪問18歲以上的香港市民。

  註二:Curley, A. M.(2010)Neighborhood Institutions, Facilities, and Public Space: A Missing Link for HOPE VI Residents' Development of Social Capital?. Cityscape, Vol. 12, No. 1: pp. 33-63.

  (來源:明報 作者: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黃偉豪,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研究助理陳慧華)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