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英國,請慢些出售國有資產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8-10 16:38:48


  中評社香港8月10日電/1979年7月,英國《金融時報》的一篇文章向公眾介紹了“私有化”(privatisation)一詞,這個詞是當時在新當選的保守黨(Conservative)政府中擔任財政大臣的奈傑爾•勞森(Nigel Lawson)創造的。在那之後的十年,私有化政策的勢頭越來越足。從石油勘探、鋼鐵,再到通訊、能源以及自來水供應,一個個行業徹底變成了私營部門。這標誌著英國政治上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一成功隨後得到世界各地效仿。

  36年後的今天,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George Osborne)也計劃出售部門國有資產——在賬面上或超越其保守黨前輩的手筆。他希望一箭雙雕:第一,籌集資金以削減債務負擔;第二,將政府撤離其沒有實際利益或專長的經營活動,以提振經濟。

  其中只有第二點很有道理。英國政府的債務水平與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約為80%,而且還在下降,債務負擔並非緊迫問題。將債務比例削減幾個百分點,幾乎不會帶來任何改變。出售資產換取現金,只能改變(而非改善)資產負債表的結構。與難以支付賬單的國家(希臘是個很好的例子)不同,英國政府可以以略高於2.5%的利率借入30年期的國債,而且還擁有屬於自己的合法印鈔權。英國政府面臨的挑戰更多的不在於降低債務,而在於降低赤字水平,但是資產出售對政府的收入或開支幾乎沒有任何影響。

  在售資產中最大的一項是英國在蘇格蘭皇家銀行(RBS)持有的多數股份。政府當初之所以會投資這家前銀行業巨頭的唯一原因,就是為了把該行從財務崩潰的邊緣拉回來。撇開這點不談,國有化的這7年對RBS來說苦不堪言,期間它經歷了虧損、報酬風波,還爆出一連串醜聞。以目前狀況來看,RBS將以淨虧損的狀況出售,但這反映的恥辱更多地在於2008年支付的價格,而非如今退出的決定。政府頗為明智地沒有自詡為銀行家的管理者,而堅持下去的話虧損和賺錢的可能性相當。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