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國難在南海製造新混亂 東海台海成其目標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8-30 16:32:36


 
  20世紀70年代,“可控混亂”理論首先被用於企業的危機管理中,而後被引入國際政治領域。原理論是指在物理界控制危機,而後者則是指在政治界製造危機。

  1984年,在美國國務院和國防部的策劃下,美國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默裡·蓋爾曼出面,創辦了研究政治危機和複雜性的“聖菲研究所”。這個研究機構主要的研究人員多是政界和社會學界的政治家、戰略家,以及外交官、退役軍官、情報人員等。斯提夫·麥恩等美國戰略研究界的著名人物,曾多次應邀出席研討會。其中,斯提夫·麥恩成為公認的在政治領域裡推行“可控混亂”理論的領軍人物。

  有國內外學者總結後認為,斯提夫·麥恩的主要觀點如下:一是國際社會是一個混亂體系,因為人類政治的各種角色處於不斷的變化中,其政治目的不同,價值觀也就不同。處於這一體系的每種政治力量,都能產生政治能量,促使其政治地位發生變化,甚至交換角色,進而參與構建新的政治評價體系。二是個人主義、極權思想是政治衝突的源泉,一定的政治衝突,必定使被攻擊的政治體系陷入混亂狀態。三是混亂並不是壞現象,認真研究混亂和盡可能地使其重組,而不是使其保持長期穩定,美國可以從中獲得戰略利益。

  有外國學者研究認為,在美國推行的“可控混亂”理論基礎上,產生了一批有國際影響和知名度的國際政治評論家及新學說,對於美國在一些地區製造混亂,以及煽動進行“顔色革命”,顛覆某些國家的政權,提供了依據和指導。

  “可控混亂”在中東失控

  冷戰結束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大國出於全球戰略的需要,至少在中東地區發動了三場大規模地區戰爭。這被分析人士認為是美國在該地區實施“可控混亂”理論的重要證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