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曉岸:重振中國南海問題話語系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9-14 09:55:07


 
  應該說,近幾年,中方對中國與東盟關係內核生變的可能性是有憂患和緊迫意識的,所以才全力以赴搞中國與東盟合作“2+7”框架和自貿區升級版,希望“一帶一路”建設惠及東盟,但畢竟需要面對一些東盟國家的不信任和美國、日本的競爭攪局,更要順乎經濟規律作用,事情發展並不完全以中國的意志為轉移,有關努力還有很多難點需要克服,南海問題正是難點中的難點。王毅在吉隆坡介紹了推進“南海行為準則”商談取得的五方面進展。現在的問題是“準則”磋商極為敏感、艱難,並非只有一國不願談出一個有約束性的協議來。很難想像“準則”磋商要像《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一樣談上十年,它理應爭取用較短時間達成,這事關信心、事關共識。但如果“準則”磋商依菲律賓所願變成一場多邊性質的法理惡鬥,其最終落地將遙遙無期,對中國的壓力也會不斷增大。

  新的話語系統需要專家學者們的傾力支持。國內鑽研南海問題的學術分支和成果可謂不少,也已啟動“協同創新”、強化中外交流和陸台交流,但系統性、適用性、戰略性仍嚴重不足,且人才匱乏,必須改變學術中來學術中去、歷史中來歷史中去、法理中來法理中去的面貌,切實形成合力和梯隊。去年菲律賓把南海問題鬧上國際法庭時中方就是否應訴產生的決策困惑再次發出提醒,國家需要既懂法理、懂歷史、懂軍事,也懂外交戰略和操作的“通才”,他們是重振中國南海問題話語系統必須依賴的中堅。

  美國深懼中國借島礁建設和劃設防空識別區將軍事防禦和作戰半徑擴大到整個南海,把南海變為將美國的軍事力量“擠出亞洲”的“前進基地”。對此,6月28日王毅在清華大學主辦的第四屆世界和平論壇午餐會上的演講答問環節中說得清楚:從上世紀70年代以後,一些國家開始在非法侵占的中國島礁上大興土木、興建各種設施,包括軍事設施,而中國只是在最近才開始一些必要的建設,主要是為了改善島礁上人員的工作和生活條件;“作為大國,我們還要向國際上提供公共產品,通過民用設施發揮公共效益。中國是在自己的島礁上開展必要的建設,跟一些國家在侵佔中國的島礁上搞建設,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問題。”

  然而美國是不會輕易相信這套話語的,還將繼續通過派出軍機軍艦抵近偵察、穿越它不能給予中方權益以明確承認的海空域來表明立場、顯示存在、施加壓力,試探中方的政策走向和戰略意圖,最終是要把中國的“進取”推回去。中美在南海的戰略比拼和政策較量難以在短時間內平息,甚至將會長期化且不時尖銳起來,因近距離接觸產生的摩擦衝突風險始終存在,需要善加管理。南海問題不可避免地將成為中美元首9月會晤的重要議題之一。對中美而言,防止南海問題點燃兩國滑向惡性競爭、正面對抗的引信,已成為十分緊迫的議程。

  《世界知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