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新型智庫路在何方?序幕才拉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0-28 00:40:23


  中評社北京10月28日電/由《光明日報》理論部和南京大學主辦、紫金傳媒智庫承辦的“新型智庫機構評估與治理創新專題研討會”日前落下帷幕,來自中央及全國各省市百餘名智庫專家齊聚金陵,縱論中國新型智庫路在何方。以下精選幾位專家學者的觀點以饗讀者:

  李國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與人力資源研究院副所長、研究員

  智庫影響決策,推動社會進步,不僅要加強智庫的引導功能,更要做好政策解讀工作。現在有很多方面需要創新完善,如智庫的多種類型、功能發揮以及高校作為獨立智庫發展的可能性。另外,智庫建設現有一個任務就要為黨政領導服務,滿足領導的同時,推進領導會用、善用智庫,更好地促進決策的科學民主化。有關智庫評估方面,要考慮清楚評估的原因和目的,要對咨詢和決策作用進行劃分。智庫不帶有決策性,更多是影響性的,整個決策是非常複雜的,所以在智庫評估中智庫決策的作用要有一個適當的權重,實現多重指標的結合。

  李剛:南京大學中國智庫研究與評價中心副主任、教授

  從宏觀層面講,智庫治理有充分的法理依據,政府也需要知道智庫的資金去向。智庫治理現在最大的問題在於缺少國家較多的供給,如果國家在智庫供給方面提供有效的配套,提出有指導性的政策,可以有效減少我們摸索的代價。評估和評價作為治理的工具應該是分開的,評估是第三方的、上級的,這涉及內部治理和結構完善,包括對智庫本身人力資源、系統和財務的評估。評價更多是對於影響力的評價,它具有導向性和兩面性的特征。所有評價都是有代價的、會犧牲多元性,但是不能沒有評估和評價,否則就無法進行智庫治理。中國所有的智庫從治理到評估、評價,目前都還沒有進入正軌。序幕才拉開,我們要把不難的做好,這樣最起碼能够給中國智庫界一個相對准確的共有標准。

  李安方: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主任

  應立足改革實踐,結合中國政府的需要和中國的發展階段,開展中國特色智庫建設。建設中國特色智庫應倡導兩個方面,第一是中國特色智庫應該是建設性的,是幫忙不添亂的;第二要強調制度創新,體制現在成了智庫發展的第一個大問題。希望營建有利於智庫發展的政府環境,把智庫能力提升作為中心,廣泛支持智庫發展,同時利用智庫加強對外傳播能力,提高智庫的國家化建設。

  肖明江:遼寧省委宣傳部理論處處長

  依照實際情況,認為現有的條塊分割體制成本太高、要全部打破,實際也沒有必要,應承認現有智庫和智囊的合理性。智庫以公共政策為研究對象,在評價標准上既要考慮到領導決策,同時也要考慮政策推出後是否滿足老百姓的需要。智庫建設應堅持內外有別、以內為主,智庫在公共政策制定之前就起作用了,這個時候作用是內部性的,同時也要有世界眼光,智庫要利用資金、渠道和載體,更好地建立自己的話語。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