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外媒:美防長宣稱南海還有行動 中方已有准備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0-29 09:30:43


資料圖:美軍拉森號驅逐艦。
  中評社北京10月29日電/美軍司令訪華的消息并沒有降低南海問題的熱度。法國《經濟回聲報》28日稱,美國制造了一起外交事件。奧地利《標准報》28日評論說,這是“一個危險的游戲”,雖然在具體的行動中,雙方現在保持謹慎,但兩個國家仍可能存在發生誤解的危險,而那將是致命的。《日本經濟新聞》稱,預測今後中美將爆發全面軍事衝突的觀點很少。在中美的相互依賴不斷加深的背景下,軍事衝突不僅將對兩國,還將對全球經濟造成消極影響。但問題是,在一綫對峙的軍隊能否理解兩國政治領導者描繪出的游戲腳本。在瞬間的判斷就關乎生命的前綫,偶發衝突的危險性增高是可以確定的。

  香港媒體28日的社論說,美國軍艦在南沙島礁之間走一回,為中美在南海的較量揭開新一頁,不排除日後發生軍事對抗的可能。評論稱,1975年越戰之後,從未出現過中美刻意規劃的對抗局面。就南海主權爭議,在美國的所謂“亞太再平衡”大戰略格局底下,既可以大玩,也可以小玩。今次軍艦巡航,美國定必反複經過沙盤推演,不能排除有大玩的可能,因為以軍事優勢阻撓中國和平崛起,對美國而言是選項,也是潛在衝動。中國仍然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但若面臨生存絕續抉擇,中國也只能應戰。因此,數十年來未出現過的中美軍事對抗若在南海上演,不僅攸關地區穩定,也可能是國際新秩序的轉折點。

  “美國一艘軍艦在南海人工島礁外巡邏,這是迄今為止美國對中國在南海所做的主權宣示的最大挑戰。但白宮認為,這是美國方面最不具挑釁性的一個選擇。”《華爾街日報》這樣解讀美軍的行動。

  美國國防部長卡特27日向國會議員證實軍艦曾進入南中國海有主權爭議水域航行,還表示此類航行將繼續。英國廣播公司認為,卡特“婉轉地” 表明將再次行動:他周二在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聽證會上被議員連番追問後說:“我一般不喜歡談論我們的軍事行動……但是你們從報紙上讀到的都是正確的。”有媒體引述白宮官員的話說,美方希望低調,并下令五角大樓所有官員三緘其口,“結果,防長卡特只能支吾以對”。卡特說:“我們已經說過,也照著這樣做,就是只要那是國際法所允許的,我們會(在南海)飛越、航行和行動。”“海軍近日在該地區有行動,未來數周、數月也會有行動。”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