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人民幣向“國際貨幣”前進一步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09 10:32:01


人民幣國際地位愈益重要
  中評社香港11月9日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確定了最早在11月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人民幣將與美元、歐元和日元等貨幣一樣作為“國際貨幣”獲得世界的認可,這對力爭成為與美國并肩的大國的中國來說是重要的一步。中國將肩負著推進匯率制度自由化改革的重任。

  《日本經濟新聞》10月27日載文《人民幣向“國際貨幣”前進一步》,文章說,今年適逢IMF對SDR進行5年一次的調整。IMF計劃在11月召開的理事會上確定了將人民幣納入SDR的方針。

  SDR目前由美元、歐元、日元和英鎊4種貨幣構成。SDR是IMF分配給會員國的一種使用資金的權利,陷入貨幣危機的國家可通過SDR從其他國家換取美元和歐元。如果人民幣加入SDR,IMF會員國很可能增加人民幣外匯儲備。

  據中國人民銀行(央行)統計,4月底各國的人民幣外匯儲備約為6700億元。占全球外匯儲備的1%左右。有觀點認為,加入SDR之後,人民幣在外匯儲備中所占比重將提高至1成左右,約有1萬億美元換成人民幣。

  中國在2008年的雷曼危機後,由於不願本國的經濟被美國政策左右,一直在推進國際貿易和投資中人民幣的利用,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擺脫對美元依存的戰略。另一方面,為了維持人民幣的穩定,限制人民幣與外幣交換的基本政策不會立刻發生改變。中國將加入SDR視為在保留限制的同時,將人民幣提升為國際貨幣的契機。

  中國8月11日突然下調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也是考慮到加入SDR一事。之前中國將作為人民幣買賣標准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維持在較高水平,顯示出“強勢人民幣”的姿態,不過由於IMF指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與市場實際行情偏離,中國央行頂著引發市場混亂的壓力下調了中間價。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