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約華埠新春大游行中領養華童和美國父母 |
中評社香港11月19日電/有一類人,從出生起就遠離故鄉,與養父母生活在異國他鄉。越長大,越發現自己並不屬於這裡,他們疑惑自己的身份,在兩個國家之間尋找歸屬感,他們是一群特殊的人,他們是從中國被領養到異國的華童。
由“棄嬰和孤兒”變身“美國娃”?
中國僑網報道,領養華童,是指被中國親生父母遺棄,被異國家庭收養的中國兒童。
美國是收養中國兒童最多的國家,據今年4月初的報告:從1999年起,美國的領養華童有7.1萬多名。2014年有2040名,占當年美國家庭從海外收養兒童總數的2/5。
由於出生殘疾、貧困、性別歧視等眾多因素,中國每年新增許多棄嬰和孤兒,其中絕大多數為女嬰和殘疾兒。而在美國,人口老齡化、出生率低下,夫妻結婚時間遲,領養一個孩子成為熱門選擇。
很多美國人對於中國文化非常熱愛,再加中國領養機制和《收養法》比其他國家的領養較為健全,費用低,且美國醫療發達,不少美國家庭選擇中國的兒童進行領養。這些被收養的華童中,很多兒童帶有殘疾。
領養中國孩子的美國家庭,90%以上生活在中產階級的上層,擁有自己的別墅,被收養的中國孩子擁有自己的房間,處於優越的水平。總之,到美國生活,可能是當時中國棄嬰、孤兒們的“改變命運的選擇”。
我究竟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
身份認同問題是領養華童未來最難克服的問題,也是美國領養父母最擔心的問題之一。
據一項調查顯示,三成領養華童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只有不到一成認為自己是白人。其實,大多數的領養華童都可以融入當地社會,但是也有一小部分人無法跨過心理關口:我究竟屬於哪國人?
“我覺得自己既不是中國人,又不是美國人。”
“如果我是中國人,為何不會說中文;在美國,我又因外表與他們不同而被歧視。”
一些人因為此類歧視而選擇拒絕自己母國的文化傳統,刻意追求白人的外表,性格還由此變得內向、憂鬱和易怒。
為了不讓領養華童產生身份認同的困擾,在他們成長的時候,美國的養父母更多採取“開放性教育”:讓華童融入美國文化的同時,也要了解自己民族和傳統文化。他們相信:具有雙重或多重文化認同是克服身份認同問題的最佳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