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與新加坡政治發展路徑與國家治理方式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21 10:33:47


 
  3.從新加坡看中國:持續地推進理性化與民主化是實現治理現代化的有效途徑

  從新加坡民主發展的路徑和戰略來看,其民主發展的漸進性而非激進性的特點非常明顯,這一方面表現在雖有各方利益博弈,但始終由執政黨主導,因而具有穩定性;另一方面則是它的連續性,一直向前發展而沒有明顯的中斷,民主的程度越來越高。當然,新加坡民主發展的環境與中國有所不同:從客觀條件來看,新加坡在民族獨立之初傳統的因素已經較小 ;從主觀上來說,新加坡的第一代政治精英就有明確地按照現代性標準來進行國家建設的意識,儘管其改革是漸進的,也都是以保持國家的穩定為前提進行的,但同時又是積極向前推進和全方位的,並保持一定的力度。它通過在威權體制內的政治改革,使政治體制能夠適應變化了的日益多元的社會結構,在新的基礎上保證了國家的權威和自主性,使其能夠進行有效的社會治理。由此看來,新加坡解決改革阻力的根本原因是人民行動黨政府堅持進行有序而有力的改革。在一定的環境中,改革的決心決定著是否能持續地推進改革的進程。這一點從反面也可以得到證明:如果在1970年代末中國的政治家和社會精英們不以極大的努力和魄力推動改革,那麼我國現在也許還會像某些落後的社會主義國家一樣,仍固守著傳統的蘇聯社會主義模式。

  無論是新加坡還是中國,實際上在其它轉型國家或地區也一樣,利益集團的形成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問題是,我們是否能夠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根據本國的國情平衡不同利益集團的利益,尤其是通過結構改革來削弱或加強不同的利益集團,並且適度保持被削弱的固有集團的利益,不使矛盾激化,在新的利益結構上達到一種新的次優平衡,在使社會發展保持足夠的發展動力的基礎上促進經濟和社會的持續發展。黨和政府可整合不同利益主體的利益要求,形成良性的社會互動關係。實際上,新加坡和中國都在根據自己的政治發展水平動態地探求和構建這種整合機制和民主機制, 在新加坡是代議制下的強政府模式,中國正在形成一種強政府下的協商式民主模式,不過新加坡的這種模式已經基本成型,而中國的這種模式正在建設之中。
  
  結 論

  新加坡與中國的漸進式轉型和改革的共同之處是它們都保證了國家的穩定性和現代性,所以在相當程度上保證了國家的有效治理。在社會基本共識和國家領導層的主導下,兩國對經濟、社會、文化和政治體制進行了持續的調整和改革, 使其與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和轉型相適應,保證了經濟和社會持續較快的發展,兩國或許已經形成了一種特有的體制內的漸進式的政治轉型模式。兩國的市場化均快於民主化,這與一些國家的民主化快於市場化有所不同。兩國的差異之處表現在,雖然同為漸進式改革,但中國更為漸進一些,具體來說就是中國的市場化和民主化進程在同一歷史時期要慢於新加坡,這一方面是由於中國在建國後近30年實行了計劃經濟體制,另一方面中國對傳統的路徑依賴較為強烈。當然,對於中國來說,正是由於傳統的因素較強,因此其市場化和民主化慢一些與它的現實是有適應性的,在相當程度上也有利於治理的有效性。當然,這也為進一步的發展留下了隱患,這表現在傳統的經濟體制、利益集團和意識形態對進一步改革尤其是政治改革有潛在的阻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