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大公報:務實耕耘是區選收穫重要途徑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23 10:00:47


 
  作為反對派中資格最老的政黨,民主黨的頹勢其實在上兩屆的區議會選舉中已經逐步顯露出來。其中原因,一部分來自於內部矛盾和分化,內鬥持續不斷。但更致命的一點,在於近年來這個頗有基層實力的政黨,路線出現了偏離,扎實的基層工作逐漸被在議會的表演和街頭政治對抗所取代,在諸如“佔中”,諸如“捆綁”否決政改方案等關鍵的政治議題上,搖擺於激進路線的邊緣,而對於一百八十多萬市民簽名反“佔中”,絕大多數民眾希望能夠通過政改方案呼聲置若罔聞,與公民黨沆瀣一氣,與社民連、人民力量等激進勢力藕斷絲連。把政黨的利益凌駕於基層市民利益之上,如此所謂“拚盡”,究竟是為誰“拚”為誰“盡”,選民怎麼不會用手中的一票作出公正的評價呢,怎能不日益式微呢?

  今年區議會選舉,“傘兵”現象獨特,雜亂無章的各種“傘後組織”,打著各種旗號並在近五十個選區參與競爭。一些人美其名曰“新世代”。但是細心的人不難發現,這些在違法“佔中”裡衝鋒陷陣的年輕人,受到反對派政黨明裡暗裡的操弄支持,一些核心人物,如“佔中三子”如陳方安生等,為他們中的一些人站台。

  這些人不僅缺乏社區工作經驗,從未體驗過社區服務的酸甜苦辣,而且參選的目標亦多是空泛的政治訴求,與反對派激進勢力的主張可謂一脈相承。如此,即使有個別人能夠得逞於一時,能夠當選,但是若不調整方向,遲早會被選民嫌棄,遭受失敗。

  維護區議會諮詢服務功能

  “傘兵”並不是香港政壇年輕化和“世代更替”的必然結果,而是反對派激進對抗路線的產物,是社會的畸形兒和怪胎,是反對派輕視基層服務,企圖以激進政治改變區議會性質、改變香港核心價值觀的產物。今次區選的結果,對這些“傘兵”,對那些五花八門的“傘後組織”,應當是一個深刻的教訓。年輕人喜歡從政,願意施展理想和抱負,並不是壞事,但必須首先樹立服務市民的觀念,願意從基層做起,明辨是非,一步一腳印在從政的路上踏出自己的路子來,就像建制派眾多的年輕接班人一樣,心甘情願扎根於基層,務實為市民服務,受到市民喜歡稱讚,並將此化為自己的支持力量。

  唐詩有“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這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道理,區議會選舉又何嘗不是這樣。選舉是風向標,這話不假。不論建制派或反對派都應該檢討自己的區選結果,改善基層服務的質素,更好地為社區居民服務,提出更多改善社區的政策建議,並探討如何更好地推動落實政府的利民便民措施政策,發揮區議會諮詢和服務功能,並在這個過程中展示自己的能量,並不斷累積實力。

  來源:大公報 作者:崔寧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