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俄興奮劑風波:體育大國夢如何延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24 10:52:55


 
  1988年漢城奧運會再成兩強比拼的舞台。對兩國運動員來說,他們已有12年沒在奧運賽場上較量,雙方都憋了一股勁。在這屆奧運會上,蘇聯田徑隊豪取10枚金牌, 三大球也勢如破竹,摘得男籃、男足和女排金牌。

  最終,蘇聯隊共奪得55枚金牌,這是沒有抵制的奧運會金牌紀錄,至今無人超越。

  相比只拿到36枚金牌、在金牌榜屈居第三的美國,蘇聯在這屆奧運會上可謂大獲全勝。然而,僅3年之後,蘇聯就選宣告解體,漢城奧運會成為“美蘇大戰”的絕唱。

  此後,俄羅斯告別了蘇聯一直實行的舉國體制,和社會其他領域一樣,開始對體育領域進行激進的市場化改革。國家包辦一切的舊制度被推翻,而市場化的新制度卻未能有效運行,俄羅斯的體育職業化轉型並不順利。

  首先,體育人才培養、高水平運動員訓練再也無法獲得充足的財政資金保障,導致如體操、舉重等依賴國家支持的傳統項目優勢逐漸喪失,優秀老運動員競技狀態下降,而新運動員又出現斷層。

  其次,90年代俄經濟狀況不佳,被推向市場的俱樂部、運動隊無法提供完善的後勤保障,拖欠運動員、教練員工資的問題也很常見。公共體育設施同樣苦於缺少資金,為了解決運營成本,著名的盧日尼基體育中心甚至在90年代初成為大型批發市場。

  最後,伴隨蘇聯體育舉國體制瓦解,曾為蘇聯體育運動發展立下大功的“勞動與衛國體育制度”(簡稱“勞衛制”)於1991年被廢止。這一全民健身制度的終結,讓俄羅斯的全民健身意識下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