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連氏論壇:探索一帶一路中的人才紅利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2-06 00:33:09


以“‘一帶一路’與國際化人才培養”為主題的2015連氏北京論壇在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中評社 徐夢溪攝)
  中評社北京12月6日電(記者 徐夢溪)以“‘一帶一路’與國際化人才培養”為主題的2015連氏北京論壇昨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論壇邀請多位重量級嘉賓,以“人才”為核心,深入交流和對話了“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後對國際化人才的需求和培養,以及新加坡發展經驗對中國的借鑒等內容。

  出席論壇嘉賓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院長、人文與社會科學院院長劉宏,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察哈爾學會創會主席韓方明,中國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劉建興,中共中央黨校經濟學部經濟學教研室主任李鵬,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理事長兼主任、國務院參事王輝耀,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謝維和等。

  “一帶一路”與TPP相互遏制?劉建興就“一帶一路”與美國戰略的競爭與合作關係發言。在他看來,“一帶一路“與美國3T戰略(TTP,TTIP,TISA)從發展理念、推進方法、關注重點、適應國家上都不盡相同。但“一帶一路”與TPP戰略可以互信互惠。

  “敵人都是假想出來的”,“推動‘一帶一路’與TPP戰略互信互惠,成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試金石”,“信任是在接觸中構建”。劉建興強調,不要讓TPP和“一帶一路”行形成個國際集團,中國不希望回到冷戰時的形勢,中國希望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中國社會的人才分配面臨哪些問題?李鵬圍繞“中國人力資源:錯配與優化”演講。他表示,中國人力資源分配面臨三大問題。第一,以製造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轉型升級面臨勞動力素質偏低的挑戰。第二,以知識為核心的現代行業對國民經濟貢獻過低,缺乏引領和支撐作用。第三,政府在發展中主導地位與公務人員薪酬體系缺乏規範的合理定位。

  李鵬基於以上的問題,提出三個解決方法。一是,大膽接受先進人力資源配置經驗,學習新加坡、日本、韓國的經驗,但要注意,美國的體制是世界上最難複制的。二是,“雙創”戰略促進國內人才市場改革,引領新產業發展,挖舊產業牆角。三是,以“一帶一路”產業和資本合作為基礎,搭建高中低合作平台,促進沿線國家政治經濟合作互利共贏。“一帶一路”與TPP相比的最大優勢,就是能夠把高中低產業合作全部涵蓋。

  李鵬強調,“長期來說,如果要接受國際化,最迫切的是國內先要社會化,不要拿市場化替代所有的改革方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