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北京今日嚴重污染PM2.5濃度將達峰值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2-09 11:40:56


 
  熱點二

  “濕法脫硫”加重霧霾

  行業專家:只是主觀臆斷

  近日,→篇《藍天白雲能持續多久?→個環保工程師眼裡的霧霾真相》又掀起了→輪關於霧霾成因的大討論,閱讀量超10萬。特別是文中提出,在我國火電行業中普遍採用的“濕法脫硫”因沒有對煙氣進行再加熱,導致低溫、高濕度的煙氣難以擴散進而加重霧霾的論斷,更是引爆讀者眼球。

  對此,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秘書長王志軒表示,把排煙濕度與霧霾連在一起缺乏科學論證和定量說明,只是主觀臆斷。

  王文軒說,文中引述的事實有些是對的,但有些卻與事實不符。比如,文中說,“此前我國沒有安裝煙氣脫硫設備前,火電廠煙氣排放溫度在130℃-150℃之間,在這個溫度下的煙氣屬於幹煙氣,容易擴散,不易形成霧霾”,就與事實不符。王志軒表示,上世紀80年代中期前後,我國大量採用的也是濕式除塵器,且未脫硫,因此不存在“幹煙氣無霧霾,濕煙氣有霧霾之說”。此外,王志軒表示,當環境濕度接近於飽和狀態時,飽和濕煙氣因水汽的凝結放出潛熱使煙氣抬升比加熱到100℃的幹煙氣還高。

  此外,文中“幹煙氣的污染物排放不易形成霧霾”的論斷也是不對的。王志軒說,霾本身的定義就是幹細顆粒,沒有霾何來霧霾?他表示,電廠鍋爐加裝脫硫脫硝設施後,並沒有增加污染物,而是大大減少了污染物,“污染物減少了,怎麼反而會加重污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